哪个大学有健康大数据与智能医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
医学数据学(Medical Dataology)是由山东大学健康大数据团队,率先创立的新型交叉学科方向。它是以数据为中心,以计算为工具,从数据思维角度,理解生物医学世界奥秘,解决医学实践问题的跨专业复合型交叉学科。在此学科框架下,历经10余年健康大数据理论创新与转化应用,遵循“数据驱动研究创新,需求引导学科融合”的交叉模式,而创立的山东大学医学数据学/健康大数据微专业,是一个融合医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吸纳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加盟的“集约化协同创新教学科研体系”(图1)。
图1 山东大学医学数据学/健康大数据微专业学科体系
山东大学医学数据学/健康大数据微专业,围绕健康大数据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提出了涵盖2个层面(数据治理、数据应用)4个关键环节(数据汇聚、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转化)的健康大数据生态系统,并创建了其关键技术云平台;以支撑医学数据学/健康大数据的多学科交叉集约化教学科研,满足健康大数据产业闭环的人才需求(图1)。医学数据学/健康大数据催生了继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之后的新一轮生物医学革命。生物医药相关各学科领域及健康产业界,急需具备“医学+大数据”双重专业素养的交叉学科人才,学生毕业后,个人发展和就业前景广阔。
医学数据学/健康大数据微专业,所依托的山东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是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全国规模更大、水平领先的健康大数据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集约化新型交叉学科平台(图2)。
图2 山东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
研究院拥有校内4千平方米的专用教学科研楼和校外2万平方米的产业孵化器,设有18个研究中心。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科研团队,规模达100人。教学条件优越,资源充沛。承担了重点研发专项、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大专项10余项,科研经费达5000余万元。
二、培养目标
医学数据学/健康大数据微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是,以健康大数据战略需求为导向,旨在培养具备“医理交叉、医工交叉、医文交叉”素养和能力的医学数据学专门人才;为“健康中国”战略,输送急需紧缺的健康大数据行业生力军。具体培养目标包括:
(1)配合“医、理、工、文”等本科专业教学,以健康大数据为切入点,培养具备医学数据学专业素养和行业能力的交叉人才,弥补学生所在本科专业培养体系过于老化,专业培养与就业职业发展需求匹配度不够的局限性。
(2)以健康大数据产业和生物医药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健康大数据生态系统,培养具有医学数据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健康大数据汇聚、整理、分析和转化应用基本素质,能胜任健康大数据治理与挖掘分析的专门人才。
(3)面向医、理、工、文相关学科的交叉发展需求,培养具备“医学+大数据”专业能力,能够达到“医理交叉、医工交叉、医文交叉”硕/博士研究生培养入学标准的数据科学交叉备选人才。
三、课程设置
围绕健康大数据生态系统的2个层面(数据治理、应用)和4个关键环节(数据汇聚、整理、分析、转化),严格遵循“避免重复本科课程、注重培养交叉实战能力”的微专业课程设置原则,以案例教学与实战操作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手段,设置医学数据学/健康大数据微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医学数据学导论》、《健康大数据理论与技术》、《健康大数据政策与标准》、《健康大数据治理优化》、《健康大数据挖掘分析》和《健康大数据实战案例》等10余门核心课程(详见附件1:微专业课程安排及核实课程简介),总学分为20学分。
四、师资力量
医学数据学/健康大数据微专业,依托山东大学健康医学大数据研究院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组建了来自医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管理科学等学科领域,融“政、产、学、研、用”5种成分为一体的交叉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规模达100人;其中,兼职院士讲习教授3人、千人/长江特聘教授2人,山东大学特聘教授2人,优青/齐鲁青年学者3人,博/硕士生导师15人,产业教授/临床专家10人,教授/副教授等骨干教师40人。
五、教学安排
医学数据学/健康大数据微专业,采用单独编班的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每学期安排6-8个学分的课程,利用寒暑假集中授课和正常学期晚上、周末授课。授课采用以案例教学与实战操作各占50%的集中式授课为主,以网络课程或大学慕课为辅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期微专业计划于2020年7月开课。
六、学费
医学数据学/健康大数据微专业,收费按照山东大学相关规定收取,学费根据学分收取。
七、学制、考核及毕业证书
医学数据学/健康大数据微专业,修读年限为3个学期(含寒暑假)。微专业课程以任选属性在主修专业成绩单上显示,不纳入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完成全部课程修满学分的同学,可获得山东大学颁发的“医学数据学/健康大数据”微专业证书。
健康管理专业大学排名
1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大学排行榜
在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中,浙江中医药大学排名位,成都医学院排名第二位,广西师范大学排名第三位。
排名 高校名称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浙江中医药大学 18
2 成都医学院 18
3 广西师范大学 18
4 贵州医科大学 18
5 广东药科大学 18
6 武汉工商学院 18
7 江西中医药大学 18
8 滨州医学院 18
9 成都中医药大学 18
2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人文素养,掌握健康服务与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从事健康监测、分析、评估、干预等健康服务工作,胜任健康管理公司、健康保险机构、健康体检中心、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社区服务机构、以及卫生和健康的管理部门,事业单位等组织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健康服务、预防医学、人文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重视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和健康干预等方面的能力训练,从而掌握健康服务与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塑造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浙江中医药大学简介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以中医中药为优势特色学科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开启两校区办学模式。学校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能考研的大学有哪些?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能考研的大学有:浙江中医药大学、滨州医学院、广东药学院、成都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等。
成都医学院(Chengdu Medical College)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坐落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四川2011计划,是四川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四川省应用示范专业2个,四川省本科特色专业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实验教学中心1个,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四川省级精品课程7门,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
本文来自“浅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sk/47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