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改革方案2018
教育部官网近日公布了2018年工作要点,包括北京在内的第二批试点省份要制订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同时,推动《学前教育法》起草,完成《学校未成年学生保护规定》起草等被列入重点工作。2020年,北京市实施新高考,目前的高一学生是新高考首批考生。新高考不分文理,除语文、数学、外语必考外,考生还要依据向往的高校和专业的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选3门参加考试。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指导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第二批试点省份制订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并发布《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指导高校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优化选考科目要求。此外,今年还将深入推进中考改革,建立地方中考改革动态跟踪机制,以及推进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在北京青年报记者报道中了解到,今年教育部还将研究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和规范发展的意见》,推进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完善幼儿园教师补充机制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推动各地出台学前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同时,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也将纳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确保学生在校安全,快乐成长。(北京青年报记者刘旭报道)批高考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已有16省份先后出台了本地区高考改革方案,分别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江西、浙江、山东、辽宁、河北、贵州、湖南、海南、广西、甘肃、宁夏、西藏。此外,安徽、福建、四川将于今年公布本省高考改革方案。通过梳理不难发现,改革招生批次和科目设置是多省份改革的重点。2018高考改革新方案——部分省份举例说明:西藏:2021年起将不再分文理科,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成为参加“新”高考的批考生。湖北省:高考实行3+3模式,选考6选3;语数外用全国卷,自选3科用湖北卷;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高考与高职招生分开;2021年实现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探索分类投档、分类录取。取消文理科。上海: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不分文理。浙江: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考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考生可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中选择3门。广东:广东的新高考方案将采取“3+3”的模式,其中前一个“3”表示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后一个“3”表示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学生可以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3门,不再文理分科。高校具体专业可提出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学生只要满足其中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校,学生在报考时无科目限制。河南: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科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3个选考科目成绩组成。招生录取实行基于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机制。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3科。另外,这些省份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均是力求破除“一考定终身”,有些科目考试也从一次考试变成多次考试。而且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省市区中,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英语一年两考。看来,对高考生的减压模式还是很重视的。试运行的改革第二批的实施,证明了批有显著的成效。
2021年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实行3+1+2模式,你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2020年已经开始,备战高考,学生正在作迎战准备,抓紧学习,全面复习。北京市计划将率先试行新高考3+1+2模式,2021年将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等8个省试行3+1+2的高考模式。随后将在全国遂步推行。
3+1+2高考模式就是:
3一一就是全国统一试卷,统一时间,统一考语文,数学,英语3科。
在高中学业水平全省统一考试中"二选一"和"四选二":
1一一就是在物理和历史两门学科中任选1门学科成绩作高考成绩。
2一一就是在生物,化学,地理,政治四门学科中任选2门学科成绩作高考成绩。
高等院校录取实行全国统考成绩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十高中学习阶段评价综合为高等院校录取成绩。学业水平考试各科必须合格。如体育必须相关体能要求大标,方可合格。劳动需有社会服务具体时间要求等。
新的高考制度和录取办法对整体教育有什么影响?笔者认为有以下影响:
1,将推进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设置学科进一步规范统一。使各学段课程有效衔接。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遂步落到实处。将提升对各个学段学科重视。初中,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将全部规定课程科目纳入考试。走学什么考什么,全学全考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和提升。
3,新办法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到高中阶段更加注重体现学生特长兴趣,激发学习潜力,发挥特长学科优势。
4,给予高考学生更大的学习发展空间,选择自由。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人才发现和培养。
总之,新的高考改革,新办法总体优于原来的文理分科。
2021广东高考改革方案公布 各科目考试安排已出
【导语】2021广东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公布,各科目考试安排已出,2021年夏季高考实行“3+1+2”模式,“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1+2”为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报考艺体类专业(含音乐类、美术类、书法类、舞蹈类、广播电视编导类、体育类,下同)的考生还需参加相应专业术科全省统一考试,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具体的考试安排。
1、考试科目
数学不分文理。外语选考语种为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中的一种。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须参加英语听说考试,英语听说考试单独举行。
6月7日:语文(9:00-11:30)、数学(15:00-17:00)
6月8日:物理/历史(9:00-10:15)、外语(15:00-17:00)
6月9日:化学(8:30-9:45)、地理(11:00-12:15)、思想政治(14:30-15:45)、生物学(17:00-18:15)
2、考试时间
2021年夏季高考术科统考时间安排
1月9日至18日:音乐
1月13日至22日:体育
1月19日至22日:舞蹈
注:2021年夏季高考的美术、书法、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术科统考已于2020年12月6日举行。
关于2021广东高考考试安排相关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如有调整,各省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安排将做相应调整,所以希望各高考生能够及时关注,祝大家成功!
高考科目及各科分数是多少?
传统文理分科的地区高考考四门: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满分750分,语数外每科150分,综合300分。新高考改革地区考试科目是学生自己选的科目,分数以原始分或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
高考传统方案“3+X”:“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简称文综,分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简称理综,分为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目中选择一个作为考试科目。该方案是到2019年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高考方案。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新高考“3+3”方案个“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第二个“3”是指从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六门任意选择3门来学习。新高考“3+1+2”方案“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选择1科作为必考,但两门只能选择一门,'2'是指在从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门任意选择2门来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方法:
1、高效阅读的方法需要训练,是一种眼脑相互协调的高效率学习方法,一般情况下,培养阅读者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声现象,形成眼脑直映,结合记忆训练,用以提高学习效率。
2、通过直接训练,训练大脑和眼睛的协调能力,普通人300字每分钟左右的阅读速度达到3000字每分钟的阅读速度,记忆力也相应的快速提升。
高考前的注意事项
1.不要盲目改变饮食习惯。不要随意改变饮食习惯,很多家长想要在高考期间为孩子多补充一下营养,所以改变孩子的日常饮食,这样容易使孩子肠胃不适引起腹泻等症状。
2. 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联系老师。如遇突发,一定要及时向老师求助。若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准考证忘记带,不要慌,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联系老师
3.放平心态,不要焦虑。很多考生考前的晚上,由于过度紧张而睡不好觉,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焦虑,要放平心态,偶尔一晚睡不好不会影响考试的发挥。
4.考完后不议论:考完后不要与同学议论答案,以免患得患失,要把精力集中到下一科考试中去。千万不要因一科考试不利,就失去信心。
本文来自“等待是无言的情话”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sk/47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