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7高考理综全国卷难度怎么样
就整体考生反应的情况来看,理综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尤其是生物的道大题,基本上所有的考生都反应不会或没写,其中不乏一些平时的优等生,同时物理的那个大题也有一定的难度。选择题还算可以。
高考最难的省份排名是怎么样的?
1、地狱模式:江苏、浙江、河北、山东
难度系数:★★★★★
理由分析:江苏总分480分,只考语数外,但是名校录取不仅看分数线,还看选测科目等级,如果考了一个B,那么很抱歉,与高校基本无缘了。
浙江因为实施新高考3+3模式,尝试了全新的选科、选考,最终结果一言难尽,看看最后一分段分数线、高分段人数及清北录取人数,就能了解一二。
河北、山东两个难兄难弟,本省高分段人数多,高考人数多,竞争压力非常大,尤其是河北。
2、噩梦模式:湖南、湖北、河南
难度系数:★★★★
理由分析:两湖的考生都属于低调而强大的类型,河南每年高考人数都位居全国前列,本省除了一一个郑州大学,又没有其他重点大学支撑,导致本省高考竞争非常激烈。
3、困难模式:安徽、江西、山西、广东、四川
难度系数:★★★
理由分析:这些省份的高考录取率一般位居中游,各地高中的教育教学模式也有共同之处。有些省份的考生努力考到省外尤其是北上广的大学,成了大学更大的生源基地。
而广东在全国教育资源分布中,属于相对丰富的省份,但由于每年考生基数大、流动人口多,所以广东的高考难度系数属于第三级别。
高考难度一般的省份
一般模式: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福建、重庆、贵州、甘肃、云南
难度系数:★★
理由分析:主要是东北地区及西部地区省份,陕西是高考大省,但好在省内较好的本科院校比较多;辽宁也是优质大学数量较多的省份;其他省份的考生人数较少,考生的选择和回旋余地都比较大。
较易模式:北京、上海、天津、青海、新疆、西藏、海南、宁夏、广西
难度系数:★
理由分析:北_上天这类自主命题和高考改革的省份,试题常常引领趋势,录取模式也是独树一帜;由于当地教育资源丰富,往往当地考生不需要太高的分数便可被优质大学录取。
全国高考难度省份排名
一、高考极其难(S):江苏
二、高考非常难(A+):浙江,河南,河北,山东
三、高考难(A):湖北,安徽
四、高考较难(B):四川,湖南,江西,广东
五、高考难度一般(C):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甘肃,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福建
六、高考简单(D):北京,天津,上海,宁夏,新疆,青海,西藏,海南
1、江苏省:盛产学霸的江苏省,摘得高考难度“”的桂冠,想必大家感觉并不奇怪。江苏省的试卷多年来,一直都被考生、老师誉为“变态级”的,难度可想而知,这也是很多江苏考生所郁闷的地方。
2、浙江:对于浙江,浙江是高考改革先行省,高考改革变化大,各种大小高考让人难以应对。
3、湖南:湖南省是奥数大省,高考难度还是挺大的。每年录取的人数有限,参加过2013年高考的人应该知道,那个时候还考湖南卷的时候,难度简直能与江苏省比肩了,那年的高考录取线比往常低了30分左右,但考生分数普遍都很低。
3、河南、安徽、广东、江西、山东、山西、四川、河北:这8个省份都是高考大省,特别是今年接近百万级高考考生的河南省,参考下2017年河南高考的一个情况。参加高考人数86.3万人,但是一本录取的人数只有7.7万人,和上述的江苏省一样,一本录取率不足10%,仅有约8.9%。985大学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211高校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七。
全国高考难度系数排行省份
全国高考难度排名省份如下:
1、河南
河南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高考大省,高考难度大是毋庸置疑的。并且数据统计,2011——2017年河南高考人数大约增加17万人,2017年河南高考人数约为86.3万人,在2018年预计人数将突破90万人。
2、江苏
江苏省的考生人数虽没有河南省那么多,但是,江苏省考卷的难度却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外界称江苏的高考难度为“地域模式”。一些外省学生说在做某全国各地汇编的考卷时,遇到江苏考卷基本上就直接就直接pass过去。因为题目那么难,自己又不是江苏省的学生,根本没有做的意义。连江苏本地的学生都称他们的高考卷就是“变态”。
3、山东
山东同河南一样,都被称为高考大省。山东高考人数不亚于河南的高考人数,且每年的考生人数也是在不断增加。往年山东都是自主命卷,试卷的难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录取分数线也比较高,想考上山东不错的大学对于考生们还是有难度的。
4、河北
在高考难度地图中,河北紧追“地狱模式”江苏,其高考难度被称为为“困难模式”。在河北有一所专门生产高考的机器——衡水中学。在其他省可能600多分就可以考上清华北大,但是在河北省任凭你考700多分都不一定能上清华北大。可见,河北考生生源质量是有多,高考难度是有多大。
5、湖北
河北有衡水中学,湖北的黄冈学校也不是盖的。都知道江苏的试卷难,但湖北的试卷也没那么容易。只是相比江苏省,湖北的报考人数近七年来一直在减少。
本文来自“等夏天等秋天”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sk/48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