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高考”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孜孜不倦、循序渐进、废寝忘食、胸有成竹、抱头痛哭、得心应手、破釜沉舟、物我两忘、蓄势待发、信手拈来
孜孜不倦
拼音:zī zī bù juàn
释义: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循序渐进
拼音:xún xù jiàn jìn
释义: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废寝忘食
拼音:fèi qǐn wàng shí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胸有成竹
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释义: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抱头痛哭
拼音:bào tóu tòng kū
释义: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
得心应手
拼音:dé xīn yìng shǒu
释义: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破釜沉舟
拼音:pò fǔ chén zhōu
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物我两忘
拼音: wù wǒ liǎng wàng
释义:创作时艺术家的主体与创作对象的客体浑然为一而兼忘的境界。
出处:沈约《郊居赋》
蓄势待发
拼音:xù shì dài fā
释义:是指随时准备进攻。
出处:《三国演义》,龙非池中之物,趁雷欲上九霄,蓄势待发……
信手拈来
拼音:xìn shǒu niān lái
释义: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出处: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
现在的高考考不考拼音?
高考在2013年的时候就已经停止了考拼音的题目,目前高考是不考拼音的
高考会考拼音吗
1、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考试大纲要到2017年才会制定,现在是无法知道2017年新课标语文卷考不考拼音题的。
2、不过按照教育部高考命题规律,高考试卷的题型每年的变化都不会太大,考生可以参考一下2016年的新课标语文高考考试大纲。
中高考汉语拼音占多少分?
2020年全国卷I语文高考没有拼音的题目,2020年浙江语文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1题考汉语拼音,3分。至于中考,各个省份差异更大。2020年安徽语文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第2大题的第1小题考汉语拼音,4分。总体看来,汉语拼音是很基础的东西,直接考查的分值不多。
关于高考考拼音,我有这么一个想法:关于前后鼻音,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类?
您说的这两类实际上是因为第二类都是/n/尾的,in本质上是/iən/,依次类推。
但是对于讲普通话长大的小孩,后一类的区别还是挺明显的(因为本质上是两个音,但是在两个音位对立的语境下的语言使用者会对它们的区别比较敏感),前后鼻音之所以能区分音位,本质上是因为它们能区别意义,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还是要区别的。
以及普通话是是有标准和规范的,模糊的话,要规定这类音都读什么都不读什么,是很困难的。
本文来自“等待是无言的情话”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sk/4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