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考对高考的影响大吗
1、根据全国高考改革最新方案,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2、考生一定要重视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直接影响到考生的高考志愿。
3、你不参加三位一体,自主招生的话,几乎无影响,别不合格就行,不合格没高中毕业证的,但是有些大学的部分专业有学考等级的要求,例如数学专业可能强制性要求数学学考等级为A,一些大学的自助招生也有类似的要求。
一本大学录取的必要条件:
文科类考生必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3门学科的考试并获得等级成绩,且3门均达到C或以上等级;理科类考生必须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门学科的考试并均获得等级成绩,且三门均达到C或以上等级。
也就是说,拿到1个D就很难录取重点本科。
二本大学录取的必要条件:
文科类考生必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3门学科的考试并均获得等级成绩,且考试成绩中至少有两门达到C或以上等级;理科类考生必须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门学科的考试并均获得等级成绩,且考试成绩中至少有两门达到C或以上等级。
也就是说,拿到2个D就很难录取本科大学。
高考学考是什么意思
高考学考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简称,文科生要考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理科生要考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并且都要合格。学考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个分数范围,满分是100分,25分是合格分。
学考和高考录取是挂钩的,只有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后,才能被相对应的一本、二本、三本大学录取。
其中各省市制定相关政策、要求不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课程标准、考试规定是制定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考试覆盖全部14个学科,其中9科省级统一组织考试、其余科目考试的要求是全省统一的;考试科目可以6选3、7选3等。为了淡化分数,成绩分为5等。
学考和高考的区别在哪?
学考,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简称,也称为会考,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够得到高中毕业证的依据。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含港、澳、台)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时间的区别
学考一年两次考试机会,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1月份和每年的6月份。
高考是每年只有一次考试机会。时间安排在每年的6月的7日8日(部分地区含9日)。
录取时间的区别
学考填报志愿时间和录取时间集中在3、4、5月之间。
高考填报志愿时间是在6月底开始,7、8月份才会知道录取结果。
考试难易的区别
学考的试题一般不会很难,通过率也相对较高,如不合格也没有问题,还有多次补考机会。
高考试题难易比为30%易题、50%中难度题、20%才是难题,所以要先把易题和中难度题完成好。当年机会只有一次,错过将要复习。
考试内容的区别
学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科目。
高考科目,未新高考改革的省份高考分文科和理科,文科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理科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
已改革新高考的省份不再分文理科,施行“3+3”、“3+1+2”等政策。“3+3”是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6科中选出3科,浙江为7选3多一科技术)。“3+1+2”是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2科中选择1科)+思想政治、地理、生物、化学(4科中选择2科)。
录取院校范围的区别
学考的录取范围是针对省内的部分高职院校。
高考的录取范围包括国内的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
高考和学考的区别在哪?
考试时间,难度和录取时间不一样。
①考试时间不同,学考一年两次考生机会,为每年的一月和六月;而高考一年一次,为每年的6月7号-8号。
②难度不同,学考考试难度一般不会很难,而高考难度比学考高。
③录取时间不同,学考填报志愿时间和录取时间集中在3-5月之间;而高考填报志愿时间是在6月底,一般录取结果在7-8月才能知道结果。
高考题型
高考一般为30%的基础题,50%的中难度题目,剩下的20%才是难题,且只有一次机会,除非复读。
考试内容:学考科目为语数外(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政史地理化生、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
学考对高考有影响吗
学考对高考是没有影响的,只决定着考生是否拥有高中毕业证。学考是学业水平考试的简称。包括合格性考试(会考)和等级性考试(选考)。考试成绩呈现为A、B、C、D。
合格性考试成绩单会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一起随着电子档案提供给招生院校。在投档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招生院校会对学生的高考成绩、合格性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全面的考核,择优录取。
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有什么关系?
不参加学业水平考试不能参加等级性考试。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有关系,学业水平考试每年组织两次,学生应在必修课程基本结束时参加次考试,会考成绩不通过,无法参加等级性考试。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出台《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考试科目与内容:
1、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考试,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2、考试内容。各省(区、市)根据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规定及要求确定考试内容。要对相关科目的实验操作、外语听力和口语的考试提出要求。命题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在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对能力的考查。
以上内容参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 百度百科
本文来自“这条河叫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sk/4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