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的小汽车内一般有多少立方空气? 这些空气最多能维持一个人多长时间不窒息?(不开窗不通气的情况)
这个我只能给你一个估算值。我不专业,有些资料是查的。
一般的小汽车的内部空间最多2-3个立方。关于窒息的问题:
1.空气氧气含量约为21%(大城市偏低),氧气密度约1.43g/L。
2.在含氧量低于10%时,人会产生恶心、呕吐,无法剧烈动作或丧失活动能力,知觉丧失后死亡。
3.人呼吸时正常情况下氧气的使用率不到50%。
成人正常情况下肺活量3.5L,每分钟呼吸18次,我计算的结果为每分钟需要氧气为18.9g,而2立方空气维持人体不窒息的氧量为314g,大约为17分钟不到。但实际上人体会因为缺氧产生呼吸频率加快,所以实际上应该是低于这个值。
如果汽车门窗紧闭,那车内的氧气够一个人呼吸多久?
很多自驾游的人,出门在外旅行,吃睡就都在车内。为了省去住宾馆的钱,就会在车内睡觉;为了安全,通常还关紧车门窗。但是车内窒息的情况也年年都在发生,关紧车门窗的汽车,里面的氧气到底够不够支撑一个人在车内睡一整晚?
车内有多少氧气
首先我们要知道车内有多少氧气,人们一晚需要消耗多少氧气。有人做过计算,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大概占21%,一辆中型轿车内部空间大概在3.75立方米,因此氧气含量是0.7立方米左右。但是如果是两个人的话,一晚按照8小时计算,需要消耗大概1立方米的氧气。这样看来氧气其实是不够的。但是要知道汽车就算是关紧车门窗,也并不是完全密闭的,不同车型的密闭状况也不一样,所以理论上来说,氧气可能会稀薄,但是不至于造成完全缺氧的状态。
那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的,车内睡觉窒息是怎么一回事呢?
危险的是一氧化碳
其实更危险的是一氧化碳,发动机怠速运转,汽油不完全燃烧就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再加上车门窗紧闭,空调内循环,一氧化碳会迅速聚集,车内氧气含量一会急剧减少,最终造成车上乘员容易出现头晕、恶心等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严重的可能昏迷,甚至是窒息身亡。
有实验表明:当车辆车窗紧闭、发动机怠速运转时,一氧化碳的聚集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只要十分钟,一氧化碳浓度就已经超过了规定的安全线,大约26分钟左右,一氧化碳就能达到致死浓度。
所以,一定不要关闭车门窗、打开空调内循环,在车内睡觉,这是非常危险的。就算是打开空调外循环,也要注意避免在地下停车场等密闭、不开阔的环境,一样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为什么人们感受不到一氧化碳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当一氧化碳浓度悄然上升时,为什么人们毫无察觉,这主要是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并且还具有麻痹的作用,人们很难感觉到它的存在。悄无声息的就会来到人们身边,到最后即是感觉到头晕、恶心,通常也会伴随四肢乏力,无法逃离。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车内窒息的司机,即使我们在车外猛敲车窗,他也没有力气起来把车门打开。
二氧化碳无毒,但也能致死
除了汽车怠速,导致燃烧不充分生成的一氧化碳,车内人员呼出大量二氧化碳,同样也会导致车内氧气急剧减少。
二氧化碳虽然没有毒,但是研究表明,在密闭车辆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时,人的身体就会出现不适,大脑缺氧昏迷;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时,就会让人呼吸困难;如果超过6%时也一样会致死。尤其是当人在深度睡眠时,根本察觉不到,就已经昏迷怎么都叫不醒。
所以如果汽车熄火,不会因为怠速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也不建议在密闭车内睡觉,对人还是有一定的危害,同时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在车内睡觉注意事项
如果一定要在车内睡觉,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通风,不管是把车窗打开一个缝隙,还是通过其他方法通风,都是必要的,在通风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暖。如果是中午,要注意不要让车辆在阳光直射下暴晒,这样会导致车内产生温室效应,造成车内人员中暑。
如果打开空调,一定要注意打开空调外循环,让外面的新鲜空气进入车内。千万不要开内循环模式,因为打开空调发动机是一定要怠速运转的,这就有可能造成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再加上空调内循环车内处于密闭环境,一氧化碳会迅速聚集就会导致中毒。
如果是新车的话,是不建议在车内睡觉的,因为新车的皮革织物等车内物品都会有甲醛等有害物质,吸多了同样也会头晕头疼,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些物质会致癌。
出于对安全考虑,还是建议各位不要整晚在车内睡觉,因为毕竟晚上人比较少,如果真发生什么意外,很难被发现,并且一整晚时间确实也太长了。中午车内小谁一会还好,但是一定要注意通风、保暖,以及避免中暑。外出旅行还是住宾馆比较好,晚上在车内睡觉确实不太安全
汽车空调通风系统的换气方式有哪两种?
一到夏天,汽车空调是车主们的救命法宝,但是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果空调使用不得当,反而得不到清凉,比如说汽车的内循环和外循环。很多车主会傻傻分不清,其实,很简单,当开启空调或风扇后,汽车内的空气有两种循环方式:内循环和外循环。内循环会阻隔车外气体进入,只对驾驶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外循环则会让车外的空气进入,增加空气流通。
简单来说,只要按下汽车空调内循环按钮,汽车就开启了空调内循环模式,这时候的汽车关闭了车内外的气流通道,也就是车内就是个密闭的空间,这个时候使用空调时,由于外界空气不能进入到车内,因此车内会快速降温,会让人感到凉快。但是这种模式不能长时间运行,人是需要氧气的,如果长期在密闭的车内驾驶,由于驾驶员和车上人员的呼吸,会导致车内空气含氧量降低,而二氧化碳的含量会提升。长时间这样驾驶会让人头晕眼花非常危险,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关闭空调内循环。
空调内循环关闭,所谓的外循环也就打开了,这时候车内的空气开始进行流通,让车内的含氧量提升。不过并不是说一直关闭内循环就是好事,首先长期关闭内循环,空调温度会上升,降低我们夏天开车的舒适度。同时由于空调达不到良好的制冷效果,油耗也会增加。而且在隧道、地下停车库中,关闭内循环会让别人的汽车尾气进入车内,车内的空气质量也会大幅度下降。
因此内外循环正确的做法是——刚刚启动时可以通过窗户通风,等到水温合适开启空调并开启内循环模式,等到温度达到舒适温度时关闭内循环,等到温度升高后再开启,以此类推,这样比较科学,这点尤其是在高速上,一定要注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全封闭的公共汽车里面的空气够一车人呼吸吗?
肯定够一车人呼吸啦,不过二氧化碳浓度比外面高许多,会显得空气污浊,有点闷
密闭汽车里的空气可供人呼吸多长时间?
要是按照现在的天气温度,2小时不能再多了,新闻里不是有很多小孩因为这个挂掉的吗
汽车内的空气是怎么换气的?
汽车可以通过外循环通风换气。
外循环的作用就是连通车内外的空气,从而达到补充新鲜空气的目的。打开外循环的话,车内外的空气是相通的。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气流会利用风压自动吸入车内;当车辆静止的时候,车外的空气能够顺着气道进入鼓风机,再由鼓风机吹入车内,而进入车内的空气再由车厢尾部的排气孔排出,从而达到循环的效果。
扩展资料:
需要使用外循环的情况:
1、刚购买新车后,应该尽可能地打开外循环,保持车内外空气的流通,从而尽早让车内的有害气体挥发释放干净,这和搬进新房要开窗通风的道理是一样的。
2、喜欢在车里吸烟的同志们需要注意,不管车辆还是静止还是行驶中,吸烟的时候一定要打开外循环,保证烟能够快速地排到车外。这样不仅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能让车内的他人们少受二手烟的危害。
3、长时间跑高速的时候,如果一直保持内循环,很容易造成车内氧气不足,从而导致驾驶员疲劳驾驶,引起交通事故,这时候需要打开外循环,补充一下车内新鲜空气。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一点没闹着玩 空调内外循环用错会致命
本文来自“修夏”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sk/4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