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的具体位置
地址:雁塔校区:西安市碑林区雁塔中路58号 ,临潼校区:西安市临潼区陕鼓大道48号。
更多学校信息:
中文名:西安科技大学
外文名: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创办时间:1958年
类 型:理工
属 性:省部共建高校 ,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展开
属性:省部共建高校 ,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
院系设置:能源学院、电控学院、通信学院、机械学院、建工学院、地环学院、化工学院等
校 训: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校庆日:9月15日
知名校友:杨长恒、王悦汉、林书成、魏悦广、何琳、王双明、王俭、刘建辉、靳宏利等
扩展资料:
学校文化传统:
校徽:
学校徽志是圆形徽标,徽标下方为小篆体“西科大”字样;外环上方是“西安科技大学”的英文大写,下方有“1958”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 。
校风: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八字校风,是学风、教风、作风的有机统一,是全体师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治学、治教、治校的努力方向。
团结:就是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团结就是力量。全体师生员工要为办好学校自觉凝聚起来,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勤奋:就是勤勉奋发、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在教学、科研、工作、学习中不断追求,锲而不舍,勇攀高峰。
求实:就是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严谨治学、求真务实、讲究实效。
创新:就是大胆探索,勇于创造,有理想、有抱负,在事业上不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前进。
校训: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民的儿女,是以强烈的责任感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学校精神:
励志图存 自强不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研看本科成绩吗
不看。
截至2017年9月,学校与70多个、地区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建有5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引智基地,与中国国内电子、航空行业的10余个研究所、研究中心、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英飞凌、Intel、IBM、惠普等46家跨国公司在学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学校校徽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的拼音头字母简写“XD”为主体构型,主体构型下为建校年份(1931)。校徽内环为一条电子旋绕轨迹,内环外上书毛体校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下为学校英文名称“XIDIANUNIVERSITY”。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占地面积是多少?
学校现建设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7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西电”或“西军电”,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陕西省、西安市共建,位列“双”世界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扩展资料:
校训:厚德求真,励学笃行
校风与宗旨: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学校校徽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的拼音头字母简写“XD”为主体构型,主体构型下为建校年份(1931)。校徽内环为一条电子旋绕轨迹,内环外上书毛体校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下为学校英文名称“XIDIAN UNIVERSITY”。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呢?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陕西科技大学是一所本科类院校,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建校64年。
陕西科技大学简介:
陕西科技大学(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简称陕科大,位于陕西省会西安,是中国西部地区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与陕西省政府共建,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之一,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和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现有西安未央校区、太华路校区和咸阳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2055亩,建筑面积129.6万平米。西安校区占地面积1590亩,规划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灞河之滨、未央湖畔。
特色专业(9个):动画、轻化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化学、艺术设计、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13个):应用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动画、艺术设计、电子科学与技术、包装工程等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
省级专业(7个):轻化工程、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化学、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广播电视电影实验教学中心、设计与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实训基地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等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环境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
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轻工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
截至2021年9月,学校西安未央、太华路和咸阳三个校区总占地2055亩,下设16个二级院部、63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专任教师135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2万多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4300余人。
截止2021年,学校有专任教师1350多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2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等或省部级人才多人;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9个。
教学团队:皮革工程教学团队(马建中)
省级教学团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党新安)、纤维与生物质资源教学团队(徐永建)、电工电子教学团队(党宏社)、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吴宝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学团队(黄剑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郑甲红)、微生物学教学团队(吕嘉枥)、数控技术教学团队(文怀兴)、基础力学教学团队(张功学)、有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李小瑞)等。
学校有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陕西省专业7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1个;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项;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4个。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纸基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高性能陶瓷玻璃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皮革清洁生产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自动化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装备制造智能化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造纸技术及特种纸品开发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商检纸张纸浆检测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皮革工程实验室、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
省级工程实验室:西安市纤维基复合材料工程实验室、西安市微生物药物工程实验室
省级研究基地:陕西轻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性能无机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西省高性能无机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物质化学与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轻工机械CAD/CAM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轻工技术与创新研究中心、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农产品加工技术(西部特色果品资源加工及综合利用专业分中心)、陕西省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省级协同中心: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藏书近200万册、电子图书65万册(种)、中外文期刊1079种、购置中外文镜像和网络数据库26个、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10个,完整收藏自1907年创刊至今的百年文献《化学文摘》(CA)。形成了文理兼收、多种文献载体并存、轻工类图书文献资源颇为丰富的多学科藏书体系。图书馆的所有文献资源已实现自动化、网络化管理,局域网已具规模,建立了SAN结构的惠普存储系统,存储容量26T,各种应用服务器14台。
学校积极推进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是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入选院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20多个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类型多样的留学访学及研修项目,师生出国人数逐年大幅递增。拥有陕西高校招生年限最长、办学规模更大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大力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招收来自德国、俄罗斯、西班牙、荷兰、巴基斯坦等25个本硕博学生来校学习。
陕西科技大学校徽由图形和文字两部分构成,以蓝色为基调。蓝色给人以理性、宁静、深邃、无限之感,是科技的象征;图形以五条青色向上的波浪条形和蓝色的半圆相互交叉组合,象征“运动”和“发展”;文字采用郭沫若的手写体和英文的大写印刷黑体。
陕西科技大学校徽寓意深远,五条波浪代表数字“5”,蓝色半圆和白色半圆的组合代表数字“8”,暗含陕西科技大学创建于1958年;左、右两侧半圆分别代表东西文化,寓意陕西科技大学是融东西文化于一体的高等学府;五条向上的波浪代表陕西科技大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将遵循至诚至博的校训,开拓进取,实现跨越式发展。五条青色的波浪和蓝色半圆交叉隐喻“青出于蓝胜于蓝”之义,代表陕西科技大学培养的技术人才将遍及五大洲。
西安科技大学校徽含义
上面的3个字就是西科大的意思。用小篆写的,西安古代是秦朝,官方文字就是小篆
本文来自“九月朦胧”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sk/50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