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年前的今天,一名婴儿诞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早慧的他幼年便对数学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兴趣与天赋,10岁开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12岁便自学欧几里得几何与高等数学。所有少年时代的学习与思考,为他日后成为现代物理学之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的犹太裔物理学家,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维格纳曾这样评价他:“我们所有人,都在爱因斯坦的庇荫之下。”,足可见这位物理巨匠对于后世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之大。他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又在1905年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因此,这一年又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实际上,这位拥有超大脑容量的天才工科男,不仅仅在物理学领域拥有惊人的成就,他在艺术与文学方面也有着相当了不起的才能,而并非一个木讷呆板的传统书呆子形象。也许他因为外型上的俏皮甚至出格,成为了一些人眼中的“怪胎”,甚至因为幼年开口说话很晚,被家中的仆人戏称为“笨瓜”。其实小阿尔伯特早在母亲弹奏钢琴的影响下,就对音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6岁那年开始学习小提琴,并且为莫扎特的奏鸣曲深深着迷,在此后的学术研究中,爱因斯坦遇到解不开的疑惑,也会选择一个人边拉琴边思考,用音乐带给自己启迪。也许天才总是孤独的,爱因斯坦也常常被外界称为一个孤独的人,但是琴声带给他的陪伴是长久而温柔的。晚年时曾有人问他:“您认为死亡意味着什么?”爱因斯坦回答说:“就是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了。”
而天才的感情生活也是放浪不羁的。爱因斯坦曾有过两名妻子与十多个情人,在那个女权主义正在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九十年代,他甚至因为花心的恋爱生活而遭到过各国妇联代表的批评。
爱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玛丽克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们曾一起探索科学领域,从灵魂深处互相扶持、共同前进。无奈十年的婚后生活将爱因斯坦对她的热情冲淡,他们开始陷入疲惫不堪的争吵,就在两人感情出现裂痕的同时,爱因斯坦爱上了自己的表姐爱尔莎,并最终选择结束上一段婚姻,与表姐坠入爱河。
当第二任妻子随着时间流逝芳华不再,生性风流的爱因斯坦又在二战期间爱上了来自苏联的女间谍玛加丽塔,无人知晓这段隐秘的恋情何时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中萌生,直到玛加丽达死后,后人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9封德语书写的秘密信件,经考证,皆属于来自爱因斯坦的亲笔情书。
而陪伴他走过最后岁月的女人,是普林斯顿大学里的一位图书管理员,他们年龄相差悬殊,爱因斯坦最后在她的陪伴与照顾中离世。
他一生传奇,留下不朽的思想结晶,让后世得以在科学的天梯不断向上攀登,情感生活虽饱受外界指责,而那些醉情与他的红颜知己们,却从未对他有所微词。
来爱音斯坦FM知识频道,赋“音”于“爱”,聆听更多。让智慧与爱的声音,常伴你我。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未注明者,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更多本文内容【音频】内容,请打开APP客户端,搜索【爱音东北】或下载【爱音斯坦FM】APP收听。
了解更多本文来自“月熙儿”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3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