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34;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34;,其实,这句话的原文是&34;同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34;,而且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
深山古寺之中,忽然不知从哪传来悠远嘹亮的笛声,声声惊起沉睡的鹧鸪,三两只拍打着翅膀,一路鸣叫着渐渐远去,这夜更显得幽静。
月下纸窗内,一僧人,一书生伴着孤灯。
书生是进京赶考的,他只顾着赶路,眼看着天已经黑了,错过了客栈,没有地方投宿,只得到山中古寺中留宿。僧人告诉他,因为寺内近来香火清冷,只能款待书生一些粗茶淡饭,虽然这样,书生也很感激,前去僧人住处答谢,寒暄之后,二人闲聊几句,僧人与书生聊得很投机。
僧人问书生说:&34;先生,万物都有公母,那么大海里的水,怎么分公母呢?高山上的树木怎么分公母呢?&34;
书生一下被问住了,寒窗苦读十年,从没有看到哪本书记载着此事,于是书生虚心向僧人请教。
僧人说:&34;海水中有波浪,一般认为波为母浪为公,因为波小浪高,公的总是强大些。&34;
书生觉得有道理,连连点头,又问:&34;那树,怎么辨别公树,母树呢?&34;
僧人说:&34;公树就是松树,‘松’字不是有个‘公’字吗?梅花树就是母树,因为‘梅’字里面有个‘母’字。&34;
书生闻言,恍然大悟,觉得很有道理。
话说这事也巧了,秀才到了京城,进了考场坐定,内心忐忑的把卷纸打开一看,惊讶地发现皇上出的题目,正是僧人那天说的&34;万物公母&34;之说。书生很高兴,不假思索,一挥而就。
不久,皇榜之上,书生金科第一名,皇上特赐他衣锦还乡,路上,他特地绕道去那日留宿的寺庙中,答谢僧人,奉上丰厚的香火钱,还亲笔写下了一块匾额送给僧人,只见上面提的是&34;同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34;。
从此&34;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34;便传开了&34;。
本文来自“无人街七号”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