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一表真名世 出师一表真

纵观中国古代诗歌史,诗人群星璀璨,诗歌更是浩如烟海。仅《全唐诗》录入的便有二千二百余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所以要想记住古代所有的诗歌,无疑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即便是在面对喜欢的诗人的诗时,也会有那种记不全的时候。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病起书怀》,便很多人只知一句,而不知全诗。

《病起书怀》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它是陆游被免官后于淳熙三年(1176年)四月在成都所作的一首爱国诗。提到这首诗,你可能一下子记不全,但其中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可谓人人皆知。这句诗也成为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即便是在今天,它也始终激励着我们要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尽一份力。

《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首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意思是说,陆游因为疾病身体虚弱消瘦,以致于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如今正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病骨”句既点题,又一语双关,暗含被贬官之意。它抒写了陆游空有满腔报国之志,却无奈只能在万里之外客居的现实。

颔联“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一句是千古名句。意思是说,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要想实现统一的理想,恐怕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了。可见这里蕴含了陆游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它表现的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其诗意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近。

颈联“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则宕开一笔,以天地神灵的扶持表达对国家安乐昌盛的期望。即陆游希望天地神灵能够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正在日夜企盼着君主能够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陆游的无奈,他只能把对国家安乐昌盛的期望寄托于神灵。也暗含了陆游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去收复故土的抨击。

尾联“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意思是说,诸葛亮的《出师表》万古流芳,既然深夜难眠,我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这两句诗,陆游引用诸葛亮的典故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以及表明了自己现在对于收复河山这一理想的无可奈何。所以他只能去细读这篇万古流芳的佳作,希望南宋朝廷能够早日悟出“出师一表通今古”的道理。

综观陆游的这首诗,字里行间,他向世人袒露了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他的爱国情怀,陪伴着他的一生。虽然这首诗被传诵千年,很多人却只知一句,而不知全诗。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却是我辈需要自警自励的名言。当然,如本文所说的这种情况,还有很多很多。你有只知一句,而不知全诗的情况吗?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这条河叫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4120.html

上一篇 2022-11-25 04:30:58
下一篇 2022-11-25 11:46:48

相关推荐

  • 杨贵妃叫什么名(杨贵妃的真名)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情事一经发生,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大家多关注风花雪月的爱情,对于细节有所忽视。大名鼎鼎的杨贵妃,芳名到底是什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旧唐书》与《新唐书》里面没有写,《全唐文》中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又说"杨妃,小名玉娘"。《资治通鉴》里

    2023-04-23 06:58:35
    320
  • 芙蓉姐姐真名(芙蓉姐姐真名是什么)

    大家好,小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芙蓉姐姐真名是什么,芙蓉姐姐真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林可。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10-29 01:31:32
    338
  • 消失宾妮真名(消失宾妮经典语录)

    大家好,小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消失宾妮经典语录,消失宾妮真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宾尼,有个帖子说她叫虞丘。2、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既然人家不愿意透露,请尊重人家的隐私。3、 但是马克马克的真名叫陈嘉。4、 阿敏就是张格敏。5、 这是

    2022-10-28 00:27:21
    160
  • 出师一表真名世 出师一表真名谁写的

    作者:黛珂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曾在晚年感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时年八十有六,终于在历经官场奔波、人事消磨后,辞官归隐。不久,阖然而逝。因为家在镜湖之畔,死后便长眠于此。此后的381年中,名流竞出,像罗隐、朱庆余都是颇有名气的诗人。而我之所以用38

    2023-03-08 14:21:18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