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研究,严禁抄袭剽窃。
朋友什么意思?志同道合、关系密切的人群。“朋”字在甲骨文中是两串贝币,“友”字在甲骨文是两个并排的人。表示有钱的“朋”,为什么和关系密切人群的友联系在一起了呢?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志同道合,则成为好友,这是交友的基本条件。两个人观点不同,一个看不上一个,这两个人是无法成为朋友的。人的观点也是会变化的,好友之中有人观点变化,两个人不可避免的会有思想冲突,好友也做不成了。交友也是有经济条件限制的,两个人经济状态相似,若是脾气投缘观点相近,这两个人就可能成为好友。
假如,两个人经济状态有悬殊,政治地位有差距,这两个人也是很难成为好友的。朋是两串贝币,一串50个、两串100个,两边刚好是等价的。朋和友放在一起,友表示志同道合、关系密切的人,朋表示两个人的经济状态相同,政治地位也不很悬殊。政治地位、经济状态相差悬殊的人,也有可能成为好友,一般是特殊情况,两人从小认识条件对等,后来一个出去做生意有钱了,或者一个人多年后当官了,这两个人可能还是朋友。以前没有交集,政治、经济悬殊的人,遇到一起想成为朋友,就是一方想利用另一方,不惜花费财力物力,聂政刺韩傀,就是严仲子和聂政交朋友,用金钱收买了聂政。
贝币在中国使用的很早,大约五千年前开始,周平王东迁春秋开始后,贝币退出了流通领域。商品是人类制造的,可以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空气、河水等不是商品,一是自然界大量存在,二是没有人类劳动创造。如果,你把空气提纯城氧气,就成为了商品;如果,你把河水运输到缺水的地方,水也成为了商品。物物交换是很麻烦的,你种粮食、他制造斧头、我放羊,我想用羊换取粮食。我找卖粮食的人,卖粮食的你不想要羊,你想要斧头,正好卖斧头的人想要羊,我就用羊换了斧头,再用斧头换了粮食。由于,斧头是日常的劳动工具和商品,大家都需要斧头,无意间斧头就充当了商品交换的特殊介质,货币就诞生了。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既然是特殊商品,必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必须是劳动生产,具有坚固、耐用、相对稀有的特性。石斧充当最初的货币,是因为实用、坚固、耐用,但是并非相对的稀有,大宗交易时也很不方便。金银是天然的货币,但是金银在古代相对稀少,价值很高不便于零售交换,人们急需一种交换方便的辅币。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青铜时代,铜比金银低贱,很适合做古币材料。但是,象、夏、商、周早期,铜的产量很有限,铜被用来做兵器、礼器、工具等,没有足够的铜做货币。特殊而稀有的贝壳,进入了流通领域,充当金银主币之外的辅币,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贝壳可以当货币。
夏朝的时候,一种特殊的海贝充当货币的辅币,这种贝壳主要产自中国南海和东南亚,由于古代交通不便,这种贝壳运输经过千山万水,被运输到中原地区就大为升值了。贝币充当了小金额的辅币,人们在贝壳上钻孔,并且用绳子串起来,两串贝币就是一朋。一朋到底有多少个,就目前来说争论不一,比较大众的说法是:一串5个一朋10个。冷清先生个人认为,既然贝币是金银之外的辅币,一朋10个贝币显然太少,个人认为:一串贝币50个、一朋贝币100个,当然了,也可以拆开了零花,在旅馆吃一碗饭给几个贝币。
一朋贝币值多少钱呢?何尊铭文可以注解和对照。1963年于陕西省宝鸡县贾村塬出土。高 38.8 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 。造型浑厚,工艺精美。内底铸有铭文 12行、122字,记述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与《尚书·召诰》 、《逸周书·度邑》等古代文献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藏于宝鸡市中国青铜博物馆。
何尊是怎么来的呢?前1046年,武王伐纣胜利,赏赐给姬姓名“何”的贵族30朋,这个贵族为了祭祀,买了30斤铜,浇筑了一个礼器“何尊”。青铜和银子的比价,战国前一两银子购买2公斤铜:战国后,一两银子购买3公斤铜,一贯铜钱重2500克,因为铜产量提高,铁器也普遍使用了。通过铜价和银价对比,根据何尊铭文记载,可以推算出,一朋100个贝币相当于1.5两银子,30朋购买30斤铜,何尊的重量14.6公斤,损耗了一点铜。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什么意思呢?学习需要时常温习,这是一个老生常常谈的问题。有钱的好友从远方回来了,这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无知而无畏也不恼怒,这不是君子的为人处世。反过来说,如果一个没钱的好友,从远方回来了,你会高兴吗?不会,没钱的好友来找你,大体上会跟你借钱的,你怎么会高兴呢?
附录铭文内容:
铭曰:“唯王初壅,宅于成周。复禀(逢)王礼福,自(躬亲)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勋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诗经里有一首和贝币朋有关的诗,《诗经?小雅?菁菁者峩》,这首诗以前都解读为爱情诗,近代和当代的很多大师都解读错了,这首诗是平民精英想见国君的诗。菁菁是韭菜花,是指精华的意思。诗中的君子,不是孔子所说的有德行的人,是指诸侯国的国君,到底是哪国的国君,不得而知。峩(e)这个字,原意是一种水边的蒿草,是很普通的意思。莪在诗中是指“我自己”,因为陕西关中人自称莪。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我是一个平民精英呀,住在关中平原。我想见到国君呀,有音乐而且有礼仪。
我是一个平民精英呀,住在河水边上。想见到国君呀,我的心里一阵狂喜。
我是一个平民精英呀,住在王陵边上。我想见到国君呀,他会认可我赏赐我100朋贝币。
在河水里泛舟前行,一会沉下去一会漂起来。我想见到国君呀,我的内心就会满足。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搜索号。
本文来自“软馨吖”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4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