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父母吃过数学的亏,就特别害怕在孩子那里重演。
小迈思经常会听到家长朋友的吐槽,而他们的槽点也总是集中在“孩子加减法准确率不高”“口算速度太慢”等问题上。
每次听完,我内心都会默默的心疼小朋友1分钟。
讲真,如果家长对数学的理解只局限于运算,我觉得我要是小朋友也不会爱上数学,甚至可能会讨厌数学。
3-7岁,正是幼儿形成数学概念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没有找到合适的数学启蒙方法,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的兴趣给教没,从而阻碍孩子的思维发展。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思妈给大家带来美国儿童心理学、早期儿童教育专家绘制的从幼儿园小班到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技能达标标准,这份“3-7岁幼儿应掌握的数学概念及数学能力达标标准”,共涉及八大知识模块,家长可直接参照使用!
3-7岁幼儿应掌握的数学概念及数学能力达标标准
3-4岁
1. 集合与分类
① 能将一堆东西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如颜色、大小、形状或长短等进行分类。
② 通过观察,可以找出事物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 计数与数的概念
① 认识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学会正确地为10以内的物体点数。
例如:让孩子从1开始按照顺序数一堆积木(10个以内)。
3. 数的运算与应用
① 能借助实物,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给孩子10颗糖果,妈妈拿走了3颗,还剩下多少颗呢?
② 学会比较10以内数字的大小。
4. 量的认识与比较
① 学会比较大小、长短、高矮、宽窄不同的两个物体。
② 学会10以内数量的比较。
③ 学会区分“1”和“许多”,并能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件一件的衣服组成了许多件衣服。
5. 图形与空间
① 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能根据图形的名称取出相应图形,并说出名称。
② 学会以自己为中心,区别上、下方位,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6. 模式与推理
① 可以识别AB、ABB类模式的规律,能够主动制作简单模式的规律重复。
例如:将小花按照“红、黄、红、黄……”的规律摆出来(AB模式)。
② 部分孩子可以熟练掌握九宫格(数独)玩法。
7. 时间
① 认识早晨、中午、晚上、白天和黑夜;部分孩子能够说出整周的星期和四季名称,知道一年有12个月。
② 可以按照次序描述出一个自己熟悉的系列事件的三个步骤(先……再……然后……)。
例如:早上起床,需要先穿好衣服,再刷牙洗脸,然后吃早餐。
4-5岁
1. 集合与分类
① 学会按照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② 能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例如:把积木按照3个一组进行分类吧。
2. 计数与数的概念
① 认识数位。
例如:对于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② 认识2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学会正确地为20以内的物体点数。
3. 数的运算与应用
① 学会比较20以内数字的大小。
② 部分孩子能完成20以内的加减法。
4. 量的认识与比较
① 认识比较粗细、厚薄、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
② 能够使用“更大”和“更小”,“更长”和更短,“更重”和“更轻”,“更快”和“更慢”等词语描述和对比物体。
5. 图形与空间
① 能认识长方形、椭圆形和梯形,初步理解平面图形间的简单关系。
例如: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② 能够完成对称图形,给出对称图形的一半,可以搭建或者简单画出另一半。
③ 学会以自己为中心区分前后方位,能按指定的方向如向上、向下或向前、向后运动。
6. 模式与推理
① 能够掌握更复杂的规律(AB、ABB/ABC)。
② 可以按照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一组物品。
③ 学会数字推理和条件推理。
例如:
1111=0,3388=4,1289=3,9090=4,那2256=?
7. 时间
① 认识昨天、今天和明天。
5-6岁
1. 集合与分类
① 能按照物体的三种特征进行特性组合。
例如:将一堆袜子按照长短、颜色、厚薄进行分类。
② 可以把一堆东西按照不同性质分类。
2. 计数与数的概念
① 能认识数字21-100,部分孩子能认识数字101-120。
② 认识3个相邻数的关系。
③ 可以按数群计数。
例如:将一堆小颗粒乐高按照2粒2粒地数,或者按照5粒5粒地数。
3. 数的运算与应用
① 能进行整数间的加减法。
② 部分孩子能完成两位数加、减一(两)位数的运算。
4. 量的认识与比较
① 能将物体进行等分,明白把一个东西平分成两份,一份就是原来的一半;能够明白把一个东西平分成三份,一份就是三分之一;同理也能够知道四分之一、五分之一。
5. 图形与空间
① 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例如:用七巧板拼出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
② 认识球体、正方体、圆柱体和长方体。
③ 认识点、线、线段。
④ 以自己为中心,学会区分左右,并学会向左或向右运动。
⑤ 可以使用简单的二维地图来查找隐藏在实际三维空间中的物体。
例如:将一件东西藏在家里的某个地方,画出平面地图并标注“藏宝”位置,让孩子找出来吧。
① 能够掌握ABCD/ABBCCD类的规律。
② 进一步掌握条件推理,初步学会逻辑推理。
7. 测量
① 学会简单的测量方法。
例如:用一定长度的绳子,测出桌子的长、宽、高。
② 能够使用许多相同的较小物体来测量另一个大物体;能够区分相同形状但不同尺寸的容器,预测哪个装的多,理解并知道不同的容器有可能容量相同。
③ 在家长的指导下,可以理解简单的统计图表(表格和柱状图)。
8. 时间
① 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
② 学会看日历。
6-7岁
1. 计数与数的概念
① 能够估算出几百以内的数量。
例如:给孩子一堆积木,让TA估算一下积木的数量。
2. 数的运算与应用
① 可以运用算式解决简单的加减应用题目。
3. 量的认识与比较
① 能理解大于、小于、相等这些数学概念,并且可以认识相应的数学符号。
4. 图形与空间
① 能够将平面图形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形状。
例如:七巧板不仅可以拼出图形,还能拼出各种动物、人物。
② 能够创制立体的图形。
例如:能够用剪切好的六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一个正方体。
5. 模式与推理
① 能够自主创制更多的规律模式。
② 明白等量代换的意义。
例如:1头大象=5只猴子,那10只猴子=多少头大象呢?
6. 测量
① 能够使用固定的杆子测量走廊和房间的面积,估算出实际大小。
② 知道如何统计和收集信息,并合理使用这些信息为自己服务。
最后,家长在参考以上标准的时候,还是需要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合理安排TA的学习内容,因材施教哦~
本文来自“七秒鱼.”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