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白细胞高吃什么好得快(白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细菌还是病毒)

血常规对老百姓来说不陌生,挂个急诊,门诊查的最多的就是血常规检查,下面首先为大家谈谈白细胞的构成。

白细胞构成:

白细胞由5种类型细胞构成: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参考值:

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

白细胞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值(成人为10×1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正常值(成人为4×10^9/L)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上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

白细胞分类的计数见下表

5种白细胞正常百分数和绝对值

首先,重点介绍下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早晨为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升高。

病理性增多见于:

1) 急性感染:

特别是化脓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为最常见的原因。应注意,在某些极重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不但不高,反而减低。

2) 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

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后12~36h,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3) 急性大出血:

在急性大出血后1~2h内,周围血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及红细胞数尚未下降,而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却明显增多,特别是内出血时,白细胞可高达20×10^9/L。

4) 急性中毒:

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和妊娠中毒症;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急性铅、汞中毒及安眠药中毒等;生物性中毒如昆虫毒、蛇毒、毒蕈中毒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多。

5) 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多,可达数万甚至数十万。急性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还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并伴外周血中细胞质量改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等骨髓增殖性疾病均可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各类恶性肿瘤,特别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2)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有:

1) 感染:

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均减少。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时,白细胞亦常减低。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时白细胞亦可减少。

2) 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巨幼细胞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以及骨髓转移癌等,白细胞减少同时常伴血小板及红细胞减少。

3) 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x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如苯、铅、汞等,以及化学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药、抗肿瘤药、抗糖尿病及抗甲状腺药物等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4) 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脏肿大及其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淋巴瘤、Gaucher病、Niemann—Pick病常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5)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白细胞减少。

本文来自“浅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6118.html

上一篇 2022-12-19 11:05:29
下一篇 2022-12-19 10:3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