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在公历的3月5日或6日到来。动物蛰藏入土冬眠叫入蛰,春雷乍响,冬眠于地下的虫子受到地气的影响和炸雷的惊吓从而从土中钻出,开始了新的生命过程。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的三候说法为:第一侯,桃始华。第二侯,仓庚鸣。第三侯,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这个时候我们从冬至而来的“九九消寒图”也就大功告成了。
惊蛰在十二辟卦中属于大壮卦:雷天大壮。大壮卦,此卦是异卦相叠。下卦为乾,上卦为震。震为雷,乾为天。天鸣雷,云雷滚,声势宏大,阳气盛壮,万物生长,刚壮有力,所以称之为“壮”。大而且壮,故名“大壮”。《说文》中说:“壮,大也。”古人将三十岁的男子称为壮年。可见“壮”的意思便是壮大、强壮的意思。遁卦是归隐保全,就好比隐者居于山林中积蓄自己的能力,经过不断的积蓄,现在终于变得能力强大了。《序卦传》中所说的:“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壮。”可是大壮卦并没有前进的意思,只是表示通过“遁”,已使力量得到了最大的积蓄,是蓄势待发的意思。大壮卦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的节气为春分。大壮六爻代表惊蛰至清明的三十余天。这时候万物都开始活动起来,草木生长,动物们也开始繁衍,并且此时已过惊蛰,天上始有雷声,所以大地上呈现出一派声势浩大的景象。大壮卦上卦为震为雷,下卦为乾为天,惊雷响彻天际,便是大壮卦最大的形象。
惊蛰期间仍需要注意养生保健,特别是防范倒春寒,老年人要起居注意保暖。健身运动多集中于慢跑、户外的活动如羽毛球和网球,也可进行一些益智的活动如下棋和打牌。
关于惊蛰的民谚也非常多,欣赏下:
- 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 冬虽过,倒春寒,万物复苏很艰难。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天气渐渐寒转暖,华北田野地化通。春季生产掀高潮,从南到北忙春耕。麦田追肥和浇水,紧跟锄搂把土松。大麦豌豆向日葵,突击播种莫再等。大蒜栽种不出九,精细认真管大棚。兴修水利好时机,挖沟筑坝打深井,庄稼歉收一年苦,不修水利代代穷。春季造林好时机,因地制宜分树种,栽后护理要认真,光栽不护白搭工。家禽孵化黄金季,牲畜普遍来配种,天暖花开温升高,畜禽打针防疫病。快把鱼塘整修好,放养鱼苗好节令。
关于惊蛰的诗词也非常多,我们来几首品玩下:
《观田家》
唐 韦应物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秦楼月》
南宋 范大成
浮云集, 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拟古.仲春遘时雨》
晋 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本文来自“宁七月”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