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天津理工大学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工商管理、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502外国语言文学、0703化学、1305设计学等7个学科进入2021软科最好学科排名前50%。今天,官微介绍的是设计学学科。
设计学学科
天津理工大学设计学学科进入“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前50%,位列77位,在国内最新设计学学科前50%排名中,共有93所大学上榜。
1、设计学学科基本情况
天津理工大学于1994年设立艺术设计系,2001年成立艺术学院。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得设计学一级学科和艺术硕士2个硕士点培养模式。艺术学院现有产品设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动画(中加合作办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摄影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100余人。学院现有教师11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1人、硕士生导师23人,博、硕士教师占85%以上。学科拥有天津市教学名师、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131”创新型人才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及骨干教师。拥有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天津市应用型专业以及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4项、国家艺术基金1项、教育部及文化部人文社科项目9项、省级项目46项,重大横向课题15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89 篇,其中CS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拥有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2门,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出版专著21部、教材49部,其中获2020年天津市优秀教材1部。
获得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天津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十六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天津市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等标志性成果,在同行业专业领域特色成果突出。
2、设计学学科方向与特色优势
学科以“立足天津,面向全国,国际视野,服务民生,应用创新”为己任,深化产学融合,凸现“艺工融合”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设计学科建设。依托理工院校的学术资源,以五个本科专业为基础,形成特色鲜明、师资梯队合理、国际化合作的学科特色。学院积极开展产教融合,以创新驱动企业活力,用设计助力传统产业未来。分别与天津海鸥表业集团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中华老字号”鹦鹉乐器集团、天津渤海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天津理工大学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基地、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地域文化特点,培育建设生态、科技、文化互融的智能电子、文化创意、公共服务等创新特色专业协同育人平台。
(1)理论研究与设计创新:以非遗传承、民俗文化创意、消费产品创新、人居环境设计、平面视觉与三维数字媒体设计为特色研究领域。关注理论研究创新,形成一批高水平的优秀成果。
(2)艺工结合与产业协同:依托理工大学优势,学院在新工科背景下实现设计人才的创新培养。在学科建设方面,依托三个设计研究所与北京洛可可等知名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将设计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国内外设计大赛获奖300余项、被企业采用221项,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设计产品。囊括德国红点设计大奖、德国iF国际设计大奖、美国国际工业设计大奖、欧洲产品设计奖等国际大奖十余项。
(3)在学科建设上关注学科与社会发展跨界、与国际教育跨界:先后与加拿大、美国、英国、中国台湾等知名高校开设综合性课程、中外设计工作坊、学分互认、推免生等多元的联合培养模式,加强国际设计创意文化平台搭建,海峡两岸高校间校际合作深度推进。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4)助力听障学生人才培养:和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共同培养设计类专业硕士听障研究生,致力于残障艺术事业。
设计学科将以具有鲜明“天理特色”的学科发展为目标,以新时期学校发展方略为先导,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地方,坚持产教融合。以国家级高水平科研实力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主线,以国际教育合作办学为特色发展,以学科全面改革创新带动运行体制活力,进一步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来自“等待是无言的情话”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9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