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上班,工程部的赵经理就通知部里的六七个人,为了庆祝黄河路的绿化工程顺利完工,晚上聚餐。
季节不等人。前一段时间,为了赶工期,工程部几个人加班加点,一个个累成了狗。经理还算有良心,晚上要表达表达心意。
小王说:“李经理,我喝酒过敏,就不参加了吧?”
赵经理说:“不行不行,一个都不能少。”
其实,小王也不是真不能喝酒,只是量不大。主要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小王还不到三十,处了一个对象小杨,俩人还没领证。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没结婚的,春节男方得去女方家串门子。小杨上面有两个姐姐。大年初二这天,他去小杨家拜访未来的岳父岳母,遇到了回门的大姐夫、二姐夫,俩人都能喝酒,结果你劝我敬,小王当场喝醉了,出尽了洋相,弄得小杨很没面子,差点儿和他吹了。
吃一堑长一智,小王暗下决心,戒酒!
晚上,几个人来到牡丹大酒店。每个包间都以牡丹的品种命名,什么“姚黄”“魏紫”……可谓姹紫嫣红。赵经理定的是“赵粉”厅。
几个人落了座。赵经理示意服务员把酒都满上。
小王说:“赵经理,我喝酒过敏呀。”
左手边的小李说:“怎么突然过敏了?过去也没听你说过。”
“真的过敏,”小王解释道,“年前有疫情那一段时间,我回家用酒精一洗手,手腕上都是红点点。”
右手边的老周说:“其实,过去就没事儿啦。难得今天赵经理请客,喝吧。”
看这招不灵,小王只得又说:“我这两天也不便喝酒。”
他对脸坐的牛大姐,是个呼呼啦啦、心直口快的人,“噗嗤”笑了,打趣道:“小王,你莫非也像我们一样,每月都有几天不方便?”
几个人哄堂大笑。
小王从口袋里拿出来一片药剂,晃了晃说:“我这几天嗓子疼,早上还喝了消炎药啊。”
老周是个老油子,说:“喝酒最怕三种人:红脸汉子,长发鞭子,兜里揣着小药片子。小王,你这就是第三种人呀。”
一开局,就因为小王的不喝酒弄得很扫兴。
好在,赵经理不愧是经理,见多识广,也怕因硬劝酒劝出事儿,就救场解围说:“如果真是喝了消炎药,不出24小时,还真是不敢让你喝呢。”
小王赶紧说:“是啊,只要感情有,咱喝啥都是酒呀。”
就这样,酒局开始了。
同事们在一块儿,自然无所拘束。再加上,这种饭局,没有说事的任务,纯粹为喝酒而喝酒,所以,酒下得很快,个把钟头过去,每个人都差不多半斤朝上。
就在大家酒酣耳热之际,去外面上洗手间的赵经理回来了,他站在门口吆喝道:
“冯总驾到----”
只见冯总满面红光,踉踉跄跄进了包间。
一桌子人都赶紧站起身。
原来,赵经理上洗手间,恰巧碰到了也在这里喝酒的冯总,冯总就来串场子啦。
冯总是他们公司原来的老总,刚刚提拔到总公司任副总还不到一个月。
冯总坐到了赵经理的位置,赵经理加了把椅子,坐到冯总的旁边。
冯总的酒量,在公司是出了名的。曾有好事者将公司里能喝酒的八个人命名为“八大金刚”,而冯总位居榜首。
冯总很动情,自己先满满到了一大杯酒,足足有二两多。然后,让赵经理新开了一瓶酒,给所有人均分了,差不多都有二两多。
冯总说:“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在这儿谈点生意,恰好就遇到了咱工程部的伙计们。这杯酒呢,我敬大家,谢谢多年来对我工作的支持!”
大家都举起了杯子。
小王很犹豫。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我先喝为敬啦。”冯总说完,一仰脖子,一大杯酒像喝水似的就下了肚。
一圈人都纷纷仿效,一饮而尽。
冯总见小王举棋不定的样子,说:“小王,我也离开了公司,直言相告一句,你呢,矜持有余,豪爽不足呀。”
小王没办法,只得一仰脸,把一大杯酒灌了下去。他知道,这杯酒,喝了伤身,可是,要是不喝,就伤冯总的心了。
冯总又坐了几分钟,说那边他还得招呼,就离了席。
冯总一出门,老周想起来什么似的:“小王,你不是吃着消炎药嘛?”
还没等小王回答,小李也接腔道:“对啊,你不是酒精过敏嘛?来,让我看看有没有红斑点。”
说着,就要拉小王的手。
小王很尴尬,只得自我解嘲说:“我这过敏,是间歇性过敏。”
赵经理正在喝茶,听了小王的解释,赶紧扭脸,“噗”地喷了一地,说:“小王,你太有创意啦!没事,你刚才喝的酒,我们几个都没看见!”
老周接腔道:“对!我们这叫那个啥?对,叫选择性失明!”
(图来自网,如侵立删)
本文来自“浅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6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