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唱词,百味人生。中国的戏曲种类繁多,众多风格迥异的戏剧类别都有其丰厚的文化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背景。其中,江西省拥有27种戏曲类别,赣剧最为。1960年,毛主席及领导人在欣赏完赣剧后,将“美、秀、娇、甜”四字送给了赣剧艺术。
赣剧《文成公主》主演陈俐
赣剧的起源与发展
大起大落
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的代表剧种,有着600多年悠久历史,起源于玉山的灯戏,发端于玉山的道士戏。1950年,弋阳腔饶河班和信河班两大流派相合,随后进入省会南昌,并于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赣剧团,弋阳腔更名为赣剧。赣剧的发展对京剧、川剧、湘剧、秦腔等44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顾赣剧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最初阶段是在1842至1945年,由于长期闭关锁国的政策对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赣剧的发展收到极大的限制。到了1945至1967年,赣剧发展的黄金期,在这20余年间,新中国处于刚刚成立的阶段,我国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美术、影视、音乐、戏曲等艺术领域纷纷恢复生机,这为赣剧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可惜好景不长,在1967-1977年的10年中,是赣剧艺术发展的没落期,赣剧艺术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中。随着第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艺的解放也带动了赣剧的重生,赣剧艺术随之焕发新机。到如今,赣剧艺术的传承,虽少了点新兴科技的传播“助攻”,却也多了些来自艺术家们原汁原味的亲传,这里不得不提到这位复兴赣剧的领军人物——陈俐。
陈俐排演赣剧剧目《盗草》 担任主演“白素贞”
幸运且努力 22岁摘取梅花奖
赣剧结缘
陈俐对赣剧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受到长辈的影响,陈俐从小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艺术天赋。3岁学唱《红灯记》等选段,12岁成为江西省文艺学校赣剧班学员,22岁的陈俐仅凭折子戏《盗草》《选马出征》《梁祝·书馆夜读》摘取了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梅花奖演员。
梅花奖,是多少戏曲演员为之奋斗多年的目标。可以说陈俐是幸运的,而幸运的背后,是她积累诸多新老赣剧剧目的主演角色;是她唱做俱佳,文武兼备的自我提升;是她在无资金、无团队的情况下,凭借对赣剧艺术的痴爱,筹划、组织、创排、主演了《临川四梦》《青衣》《红珠记》《文成公主》等大型剧目的坚持付出。
她的努力,让我们年轻一代看到了多部的赣剧剧目的诞生。
《窦娥冤》陈俐饰演窦娥
《 嫦娥奔月》 陈俐饰演嫦娥
《 青衣》 陈俐饰演筱燕秋
《 等你100年》陈俐饰演杜鹃
将赣剧引入欧洲 “播种”下一代
肩负责任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陈俐传承赣剧的脚步并不止于此,在她已享有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首届中国戏剧节演出奖、中国戏剧奖·表演奖等多项国内大奖后,逐渐扩大宣传范围,将赣剧的“舞台”向远方延伸。
2009年,她带领团队参加巴黎中国戏曲节,让赣剧登上了欧洲的艺术舞台,同时获得第四届巴黎中国戏曲节“更佳女演员”的殊荣。她的演出足迹遍布新加坡、印尼、德国、法国、美国、墨西哥等多个,广获好评。
与此同时,为普及赣剧实践者,她在高校开设了“赣剧鉴赏”“江西地方戏赏析”“中国戏曲表演研究”等课程。为了给中小学生学习到赣剧艺术,她在南昌市9所中、小学校试点开展“赣剧新苗活动”,将赣剧引进中小学课堂。
陈俐作为当代赣剧领军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剧)传承人,一直致力于赣剧的传播发展,对赣剧传承的贡献意义非凡。听戏APP同步助力陈俐老师对赣剧戏曲的推广,支持经典戏曲传承下去。
本文来自“四月释梦”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3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