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真相?(孔融让梨背后的黑暗真相是什么?)

孔融让梨的真相?(孔融让梨背后的黑暗真相是什么?)

在青州被围困之际,孔融为了保持住一个名士应有的风范,依旧饮酒作诗。在青州城快要被攻破的时候,孔融在亲随的护卫下静悄悄的逃走了。没有带走他的妻子孩子。而孔融的妻子与孩子在城破之时,被袁谭军队所杀。

曹操爱才,孔融投到了曹操的门下。孔融智商可以,但情商不行。简直就是一个恃才傲物的才子,自觉曹操都无法与自己媲美。后来他自以为的聪明在别人眼中就是抬杠。孔融还总是设宴款待天下才子,曹操生性多疑,自然怀疑他别有用心。后来孔融被人诬告,曹操便下令杀了他全家。

确实,兴平二年(195年),刘备表荐他领青州刺史。东汉时的青州刺史权利以及管辖范围很大,总揽包括今天山东省泰山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北、河南的一小部分的军政大权。孔融做青州刺史时间不长,大约到建安元年(196年),袁绍之子袁谭攻青州,孔融只身出奔、妻子被俘结束。

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双方战斗自春至夏,战士仅剩数百人,流矢像雨一样射来,城内已经短兵相接。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至夜晚城陷,他才逃奔山东(太行山以东),妻儿都被袁谭所掳。

扩展资料:

虽然孔融抛妻弃子是真的,但他在任期间还是做得不错的。其重视教育,建了很多学校,尊崇人才,对知识分子例如儒学大师郑玄等十分优待,体恤民情,对老百姓很好,在临淄人民心中威望很高。

所以他死后没有归葬老家而埋在了临淄。孔融墓位于今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办范家村北半里许,济青公路北侧。墓高约12米,南北长约13米,东西长约18米。墓壁削为陡峭,已失其原貌。

参考资料: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孔融从小就非常聪明好学,在他四岁的时候,有一次,他与兄弟们一起吃梨,盘子里有很多梨,孔融却拿了一个最小的,父亲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要拿一个最小的呢?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就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于是,孔融自然被说成是神通,甚至在三字经里面也有“融四岁,能让梨”的句子,这传就一直流传到了现在。那么长大以后,他和哥哥又有什么故事呢?听说孔融长大后做了很大的官,非常了不起,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做出了非常大的成就,看过三国的人应该知道,但他最后却以不忠不义的罪名被曹操所杀。

至于他到底是不是一个不忠不义的人,还得从史书中继续寻找答案,今天来说一说他让梨的那个哥哥:在孔融九岁的时候,有一个被通缉的士大夫叫张俭,这个人为了逃避官兵的追杀逃到了孔家,刚好来给他开门的是孔融,这件事被官府查到后,追究刑事责任,因为私藏逃犯是大罪。

当时,官府的人说孔融才9岁,不具备犯罪的能力和责任,于是就说,你们家不是有个叫孔褒的吗,这个哥哥小时候被孔融让过梨,那这件事就算在孔褒身上吧,于是孔褒被莫名其妙的因为一个梨子而担了罪名,最后被处死。后来还有了“融四岁,让哥梨,褒十六,还条命……”这样的说法。

孔融4岁让梨,这个故事我们再小学课本都学过了,可很少有人知道孔融长大之后干什么了,最后又哪些成就? 孔融长大后正是三国时期,动@乱不堪,可谓是社稷不振,宗庙不修。

然而孔融长大后也是一副愤@青的样子,流传最广的就是,孔融说过:“亲爹有啥可孝敬的,当时他不过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性@欲@罢了;亲娘也没啥特别的,不过是个装东西瓶子,东西出来了,跟那个瓶子还有啥关系?” 这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可知在当时的魏国曹操统治,可是以孝道为主,选官都是要孝廉出身,而他自称孔子的后代,却大不孝。曹操每次出征,孔融总在后方捣乱,对谁都要喷上几句?曹操忍无可忍,就以不孝的罪名杀了孔融。《三国志》中有记载~

本文来自“九月朦胧”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36191.html

上一篇 2022-05-05 08:15:11
下一篇 2022-05-05 08:15: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