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潮的崛起,昔日香饽饽阿迪、耐克也开始不香了,两家公司中国市场的业绩足以说明问题。
阿迪达斯日前发布的2022年一季报显示,净销售额增长0.6%至53.02亿欧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13.6%至4.82亿欧元。虽然在西方市场保持增长态势,但阿迪达斯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同比下降35%,出现大滑坡,还因此拖累整体业绩。
这已不是阿迪达斯次在大中华区受挫。数据显示,2021财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阿迪达斯大中华区销售额分别为10.03亿欧元、11.55亿欧元、10.37亿欧元,同比下滑15.9%、14.6%和24.3%。
另一运动鞋服巨头耐克的情况亦不太乐观。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2月28日的第三财季,总销售额同比增长5%至108.7亿美元,净利润下滑3.7%至13.96亿美元。
其中,耐克大中华区销售业绩承压明显,第三财季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降5.2%至21.6亿美元。上一财季,耐克大中华区销售收入亦大跌20%至18.44亿美元。
两家巨头滑落的同时,是李宁、安踏等国潮品牌的快速增长。2021年,安踏总营收达493.2亿元,已超越阿迪达斯大中华区45.97亿欧元的营收,且与耐克大中华区82.9亿美元营收非常接近。2022年一季度安踏再保持强劲增长,营收赶超耐克大中华区或指日可待。
相比安踏,李宁的增速更为迅猛。其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李宁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于整个平台之零售流水按年录得20%-30%高段增长。
以前国内运动品牌创新能力不足,款式上也会模仿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品牌,但近年来,国内品牌研发能力大大加强。零售专家、上海尚益咨询总经理胡春才告诉中新财经记者。
年轻人也不再迷恋‘洋品牌’,‘国潮’兴起,李宁等国内品牌在设计上更加潮流,受到年轻人欢迎。胡春才表示,国内品牌相较之下也更善于营销,更注意电商、社媒等渠道宣传。
这些因素也导致了如今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退步,国内品牌反超的局面。
本文来自“网友”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39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