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造访火星,拉开了我国深空探测的序幕。
在近日巴黎召开的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天问一号任务团队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的更高奖项——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
此前2020年6月,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也曾获得此奖项,那也是70年来中国航天科学家摘得此荣誉。
接下来,天问二号预计将于2025年升空,飞往被认为是月球碎片的近地小行星Kamo'oalewa,探测并取样返回,再考察一颗主带彗星。
天问三号的目的地还是火星,将完成取样返回,预计2028年升空。
中国航天局宣布,计划在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四号,作为一枚二合一探测器,将先后考察木星、天王星。
天问四号包括两个探测器,其中主探测器将深入木星系,并进入木卫四的轨道,这也是距离木星最远的伽利略卫星,而较小的副探测器将对天王星进行飞掠式探测。
目前,天问四号的具体科学任务还没有确定,大方向是探索木星及其卫星的演化史,包括研究外形不规则的卫星等。
值得一提的是,到达目的地之前,天问四号会利用金星、地球的引力弹弓效应进行加速,并在途中飞掠一颗小行星。
哦对了,中国航天局早期曾考虑过向木卫四发射一枚着陆器,但最新的方案只有轨道器。
考虑到天问一号历史上一次性实现了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目标,咱们的航天任务还真是高效。
旅行者二号1986年1月拍摄的天王星
旅行者二号1986年1月拍摄的天王星背面
朱诺探测器拍摄的木星
伽利略探测器2001年5月拍摄的木卫四
本文来自“四月释梦”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42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