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日小编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卧龙凤雏什么梗,卧龙凤雏是谁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卧龙诸葛亮(181—234年),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
2、字孔明,号卧龙。
3、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
4、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
5、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6、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
7、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8、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
9、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①河南南阳卧龙岗;①湖北襄阳(现湖北襄樊)之西二十里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
10、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11、后为了消除诸葛亮隐居地一事留下的历史纷争,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写到:“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上,何须辨襄阳南阳。
12、”这是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所写,因诸葛亮名高天下,两省便争诸葛亮故居之处所,顾嘉蘅想不能开罪南阳,又怕承当出卖桑梓之名,便撰此妙联,既赞诸葛亮,又抹平两省争执,可谓公允。
13、但这场争论并没有因此而平息,1990年发行。
14、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
15、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
16、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
17、,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18、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即《草庐对》)。
19、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
20、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21、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22、诸葛亮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刘备,联孙抗曹。
23、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
24、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
25、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26、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27、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28、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
29、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
30、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31、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将后事托付姜维。
32、凤雏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
33、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未有识者。
34、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
35、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
36、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交谈起来。
37、两人越谈越投机,就这样一个树上,一个树下,一直谈到深夜。
38、司马徽觉得庞统真正非同凡响,诚心诚意地褒扬庞统是南州首屈一指的人才,并且赞叹说:“庞德公确实有知人之明,庞统确有与众不同之处!”从此,庞统的名声渐渐显赫。
39、庞德公将他与诸葛亮、司马徽并列,说孔明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徽是水镜。
40、不久,郡中任命庞统为功曹。
41、庞统有知人之明,他喜欢评判人品高下,乐于培植养成别人的声望,但是他称赞别人时,往往超过那人的实际才能,多有溢美之辞。
42、时人们觉得奇怪,问其原故。
43、庞统说:“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
44、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
45、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劢,不亦可乎”(《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吴国将领周瑜帮助刘备攻取荆州,兼任南郡太守,庞统仍为功曹。
46、周瑜去世,庞统送葬到吴地。
47、吴人多闻其名,因此,当他要西返荆州时,众多知名人士齐会昌门,为他送行,陆绩、顾劭、全琮都参加了聚会。
48、庞统又开始品评人物,他说:“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49、”接着,他又对全琮说:“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
50、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51、”陆绩、顾劭对庞统说:“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52、于是,庞统跟他们深相结交而归。
53、庞统善能知人,议论英发,多出奇计,言必有中,实为一代英才。
54、可惜英年早逝,未成大功,令人叹惋。
55、 宋代文人陆游路过庞统祠墓时,曾作诗一首:鹿头山 过庞士元墓士元死千载, 凄恻过遗祠 。
56、海内常难合, 天心岂易知。
57、英雄千古恨, 父老岁时思。
58、苍藓无情极, 秋来满断碑。
此文章到此结束,希望能帮到大家。
本文来自“心吃心”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6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