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手写版)

您好,今日小编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手写版,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登泰山记姚鼐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2、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3、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4、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5、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6、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7、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8、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无所谓环水也。

9、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10、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11、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12、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13、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14、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5、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16、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 数十立者,山也。

17、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18、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19、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20、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21、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22、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23、僻不当道,皆不及往。

24、 山多石,少土。

25、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

26、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27、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28、至日观数时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29、 桐城姚鼐记。

30、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

31、南面向阳山谷中的水流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流进济水。

32、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33、最高的日观峰位于长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34、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

35、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

36、行走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37、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当中那条山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

38、我开始沿着中间这条山谷往里走。

39、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

40、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

41、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

42、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象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

43、一路上大雾迷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

44、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深青色的山被白雪覆盖,明亮的雪光照耀着南边的天空。

45、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象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象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46、 戊申日正是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五更时,我和朱孝纯坐在日观亭上,等着看日出。

47、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

48、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迷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小白点象“五木”骰子一样立在那里,都是远山。

49、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

50、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象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

51、有人说,那就是东海。

52、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又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53、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

54、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磨灭不清了。

55、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

56、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

57、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圆形的。

58、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

59、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溪水,也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

60、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61、 桐城人姚鼐记述。

此文章到此结束,希望能帮到大家。

本文来自“七秒鱼.”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75925.html

上一篇 2022-12-23 19:21:16
下一篇 2022-12-23 19:18:17

相关推荐

  • 麦琪的礼物原文英文版,麦琪的礼物原文中文版

    《麦琪的礼物》原文如下:一块八毛七分钱。全在这儿了。其中六毛钱还是铜子儿凑起来的。这些铜子儿是每次一个、两个向杂货铺、菜贩和肉店老板那儿死乞白赖地硬扣下来的;人家虽然没有明说,自己总觉得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未免太吝啬,当时脸都躁红了。德拉数了三遍。数来数去还

    2022-10-21 05:18:03
    266
  •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原文(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的意思)

    《美人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开头假设自己(第一人称)受诽谤,引出下文自己不好色,而且用古代圣贤作衬托,重点写赴梁途中的艳遇,再次突出自己不好色,从而表现作者坚守高洁品格的思想。全赋语言清丽华妙,调动多种感官来完成对美女的铺写,在艺术手法上

    2023-05-18 14:59:19
    332
  • 子产论政宽猛主要内容(子产论为政原文及翻译)(子产论政宽猛的为政观点)

    郑子产有疾。谓子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xin)死焉。水懦弱,民狎(xi)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1、子产: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 。郑穆公之孙,先后辅佐郑简公、郑定

    2023-05-16 00:27:28
    317
  • 唐太宗论止盗的翻译(资治通鉴唐太宗论止盗)

    古文: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⑤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又尝谓

    2023-05-18 01:25:23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