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日小编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张世杰,张世杰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张世杰(?——1279年)南宋名将,张柔之侄,民族英雄,涿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2、蒙古灭金后,张世杰投奔南宋,成为南宋末年最重要的统帅。
3、《宋史》称:“张世杰,范阳人。
4、少从张柔戍杞,有罪,遂奔宋。
5、隶淮兵中,无所知名。
6、” 生平略纪 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沦陷时,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被俘,他与陆秀夫带着宋朝二王(益王赵昰、卫王赵昺)出逃。
7、后来刚满7岁赵昰即位为皇帝,是为宋端宗,定年号“景炎”。
8、端宗即位后对张世杰甚是重用。
9、张世杰并没有辜负端宗皇帝的希望,多次指挥宋军抵御元朝军队的猛攻。
10、景炎三年(1278年)10岁的端宗溺水而死,他的弟弟卫王赵昺登基做皇帝,改元“祥兴”。
11、赵昺下诏让张世杰做太傅(皇帝的老师)。
12、张世杰奉命死守帝都厓山,另外还下令百姓大兴土木,为太后、皇帝修建行宫,还利用打仗空余的机会教赵昺识字。
13、赵昺也很听话,张世杰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14、 崖山之役 祥兴二年(1279),崖山,夕阳西下,一颗巨大的陨石落在南宋行朝的附近,声震如雷,久久不歇。
15、 自从陈宜中、张世杰等在福州组建行朝以来,宋军屡战屡败,由福州撤到泉州,再到秀山、井澳。
16、宋朝皇帝赵 张世杰半身像 昰在井澳乘船时,遭遇突如其来的飓风,被掀落海中,惊悸成疾。
17、加上连日航海颠簸,身体虚弱,几天后竟在冈州病逝,死时只有十一岁。
18、群臣大多想就此解散行朝,陆秀夫道:“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以成中兴者,今百南宋行朝沿海南迁,直至广东新会的厓山。
19、厓山在新会县南八十里的大海中,与石山隔岸对立,从前曾有镇戍。
20、张世杰认为有天险可守,便在此建行宫、葺军屋。
21、造舟楫,制器械,休养生息,以图进取。
22、当时行朝共有官、民兵二十馀万,大多住在船上。
23、 蒙古方面,忽必烈任命江东宣慰使汉人张弘范为蒙古、汉军都元帅,赐上方宝剑,以李恒为副将。
24、统领水陆之师两万,分道南下。
25、李恒在清远大败宋广东守将王道夫、凌震,进驻广州。
26、张弘范麾下先锋张弘正(张弘范亲弟)于五坡岭,擒获宋丞相文天祥。
27、张弘范亲自为文天祥松绑,以客礼相待,而文天祥一心请死,张弘范由潮阳港乘舟入海,至甲子门,擒获一将,获知行朝所在。
28、于是会合全军进逼厓山。
29、有幕僚对张世杰说:“北兵以舟师堵塞海口,则我不能进退,不如先行占据!幸而胜,国之福也;不胜,犹可西走。
30、”张世杰道:“频年航海,何时能已?今须与决胜负。
31、”于是尽焚行朝草市,将千艘大船,用铁索穿连,一字排开,碇列海中,四周建起楼栅,如城堞一般,供宋朝的小皇帝及朝廷官员居住。
32、厓山的君臣将士都已抱定必死的决心。
33、 张弘范水军由山东转南,逼进厓山,入大洋时,与张世杰的军队相遇,元军以奇兵切断宋军供给线,点燃载满茅茨,涂满膏脂的小船,乘风冲向宋军。
34、张世杰已有准备,战觇都涂满灰泥,绑着水桶,火势虽旺,却始终无法烧及船身,张弘范对此无可奈何。
35、只好派部将韩某,也是张世杰的外甥,三次劝降,晓以祸福。
36、张世杰不从,道:“吾知降,生且富贵。
37、但为主死,不移也!”他在给张弘范的回信中历数古代忠臣,做为答复。
38、张弘范又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道:“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张弘范以武力威胁,文天祥遂提笔写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3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0、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无奈摇头苦笑。
42、他又派人向崖山士民喊话:“陈丞相逃了,文丞相被捉了,你们还能干什么,不如尽早投降!”士民亦不为所动,无人背叛。
43、 张弘范占据海口,将宋军困在银州湖。
44、宋军被迫吃干粮,饮海水,海水又咸又苦,宋军喝过大多上吐下泻,困顿不堪。
45、张世杰为了突围,率领苏刘义、方兴等昼夜大战,僵持不下。
46、几天后,李恒由广州率兵在崖山北与张弘范会合,决议正面对宋军发动总攻。
47、 张弘范分兵四路,与诸将道:“敌东附山,潮退必南遁,南军急攻勿失之。
48、西北军闻吾乐作,乃战。
49、”又道:“敌有西南舰,闻其将左大守之,必骁勇也,吾自当之。
50、”不一会儿,厓山西面黑气弥漫,张弘范认为是吉兆,下令进攻。
51、元军来势汹汹,张世杰不敢怠慢,率领精锐水师,殊死抵抗,银州湖内矢石蔽空,硝烟弥漫。
52、中午时,海水涨潮,元南路军顺流进攻,腹背受敌,宋军愈加奋战,双方伤亡惨重。
53、张弘范见势下令奏乐,宋军以为元军将进午餐(闻乐进食是元军的惯例),稍稍懈怠。
54、此时,海水退潮,水流南泄,李恒率兵从北面顺流冲击,张弘范以主力舰队进攻左大的栅营,战舰用布障蒙着,将士手持盾牌埋伏在船里,左大下令放箭,矢如雨下,全部射在布障、桅杆上。
55、张弘范度其矢尽,下令撤下布障,伏兵四起,矢石俱发,一举夺下左大的战舰。
56、接着,又一鼓作气,连夺宋军七艘战舰,元军士气大振,诸路军并力进击,呼声震天。
57、宋军坚持了几个时辰,直到有一艘战船的桅杆倒下,一个接一个的桅杆开始跟着倒下。
58、张世杰心知事不可为,将精兵抽调至中军,预备撤退。
59、 日暮时分,斜风细雨,昏雾四塞,咫尺不能相辨,张世杰派人来接小皇帝。
60、形势纷杂,陆秀夫既怕被人出卖,又怕被俘受辱,坚决不肯登船。
61、小皇帝的乘船很大,且与诸舟连在一起,元军四出,杀声溃耳,烈焰熊熊,陆秀夫忽然感到天地虽大,已无路可去,于是,他将自己的妻儿推入大海。
62、对小皇帝赵昺说:“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
63、德佑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说罢,背着小皇帝,跳入茫茫深海,赵昺时年九岁。
64、后宫诸臣,见皇帝跳海,个个心如乱麻,万念俱灰,他们中的大部分便跟着跳入 张世杰苏州石刻像 海中。
65、宋朝兵将、自发前来助战的义民见此情形,也都乱了方寸,战局本来就呈败势,经此巨变,瞬间便已溃不成军,绝望的士兵、百姓纷纷跳海,一发而不可收拾。
66、张世杰见大势已去,率领余部,在昏雾中夺港溃去。
67、 硝烟散尽,银州湖上只剩八百余艘残破的战船仍留有宋朝的痕迹,不久后,也尽被张弘范掠获,换上元朝的旗帜。
68、七天后,十馀万宋人的尸体浮上海面。
69、元军发现其中一具尸体,幼小白皙,身着黄衣,怀带诏书之宝,于是将宝物上献。
70、张弘范命人去寻尸体,竟不可得。
71、只好以宋广王(小皇帝旧日的封号)溺死上报元廷。
72、宋杨太妃闻之,抚膺大恸:“我忍死间关至此者,止为赵氏一块肉耳。
73、今无望矣!”于是投海而死。
74、张世杰将其葬于海滨。
75、宋军残部随张世杰顺海南下,在南恩之海陵山,遭遇飓风,将士劝张世杰登岸,张世杰道:“无以为也。
76、”他登上柁楼,焚香祷告:“我为赵氏,亦已至矣,一君亡,复立一君,今又亡。
77、我未死者,庶几敌兵退,别立赵氏以存祀耳。
78、今若此,岂天意耶!”言罢,风涛越来越大,张世杰堕水溺死。
79、宋遂亡。
80、 碧血涤波情未尽, 激浪穿空起怒涛。
81、 代有才人伤往事, 不变崖石伴海潮。
82、 张世杰与陆秀夫、文天祥并称“宋亡三杰”。
此文章到此结束,希望能帮到大家。
本文来自“宁七月”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79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