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南.桃夭原文(诗经周南桃夭原文)

《桃夭》出自《诗经·周南》,它是《诗经》中广为流传的六首爱情诗之一,这六首诗分别是《子衿》、《蒹葭》、《关雎》、《击鼓》、《桃夭》、《硕人》。

在这六首爱情诗中,每一首?都有大家非常熟悉并经常用到的句子,如《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就会被我们经常用于形容美好到极致的物或人。

《桃夭》我们现在普遍认为它是一首婚礼贺词,因此历朝历代都会有人把它用于婚礼中反复吟唱。在人才辈出的民国,还有人把它用于结婚证的誓词中。

其中有个版本是这样写的“喜今日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这里的“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就是源于《桃夭》中的这几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瓜瓞绵绵”则是出自《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说到这儿,扯几句题外话,当初,为什么有想把《诗经》用通俗语音和故事的形式给大家展现?一是因为它的美,二是因为它对我们后世的影响,希望尽自己微薄之力,能让大家简单了解它。它毕竟是我国古典诗词之根,是我国文学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言归正传,继续聊《桃夭》。本诗共三章,每章都以桃花起兴,兴中有比,以桃花喻美人,本诗可以说是开创了我国诗词以花喻人的先河。

后来阮籍的“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以及词语“艳如桃李”、“面若桃花”、“人面桃花”等,无不是受《桃夭》的影响。

诗歌第一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以盛放美丽的桃花,喻新娘明艳动人到了极致,有景有人,情景交融,烘托了欢乐又热烈的气氛。

第二章“桃之夭夭,有蕡有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从花说到果,象征了姑娘出嫁后子孙满堂。

第三章“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与归,宜其家人”?。则是美好的祝愿,最好的颂词,以桃树枝叶的茂盛祝愿姑娘嫁入夫家后生活美满幸福、家庭兴旺发达。

这首诗歌用桃花比喻了姑娘容貌的美丽,每章莫句的“宜”?字——“宜室家、宜家室、宜家人”,则赞美了姑娘品德善良,嫁至妇家后,能使家门和顺、子孙满堂、兴旺发达。

这一定是一个积“妇德、妇言、妇功、妇容”于一身的、“尽美又尽善”的女子。

从花到果再到叶,三次比兴,给我们呈现出一派喜气兴旺的景象;把新娘外在的美和内在的善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和睦兴盛的向往,家是国家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安定发达了,国自然也会繁荣昌盛。

这也符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虽说古代女子不用治国,平天下,但她们的德行对家人及后世子孙的影响却是很大的,这也正应了《朱子家训》中的“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匲”的嘱托。

这首诗虽被普遍认为是婚礼贺词,但还有一种声音,说它是先民进行驱鬼祭祀的唱词,到底是什么?希望相关专家给出更有力的考证。在没彻底证明之前,我们还以婚礼贺词为解,毕竟《周礼》中有“仲春,令会男女。”之说。

读这首诗让我们对婚姻生活充满了向往,而非恐惧,它没有近代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还要时时提防小三掘墓的”悲观思想。

历经两千多年,它还可以给我们的婚姻生活以指导和启迪,这大概也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吧!历久不衰!

学古典诗词,承国学文化。

本文来自“软馨吖”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87439.html

上一篇 2023-04-25 04:57:38
下一篇 2023-04-25 03:58:51

相关推荐

  • 麦琪的礼物原文英文版,麦琪的礼物原文中文版

    《麦琪的礼物》原文如下:一块八毛七分钱。全在这儿了。其中六毛钱还是铜子儿凑起来的。这些铜子儿是每次一个、两个向杂货铺、菜贩和肉店老板那儿死乞白赖地硬扣下来的;人家虽然没有明说,自己总觉得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未免太吝啬,当时脸都躁红了。德拉数了三遍。数来数去还

    2022-10-21 05:18:03
    266
  •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原文(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的意思)

    《美人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开头假设自己(第一人称)受诽谤,引出下文自己不好色,而且用古代圣贤作衬托,重点写赴梁途中的艳遇,再次突出自己不好色,从而表现作者坚守高洁品格的思想。全赋语言清丽华妙,调动多种感官来完成对美女的铺写,在艺术手法上

    2023-05-18 14:59:19
    332
  • 子产论政宽猛主要内容(子产论为政原文及翻译)(子产论政宽猛的为政观点)

    郑子产有疾。谓子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xin)死焉。水懦弱,民狎(xi)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1、子产: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 。郑穆公之孙,先后辅佐郑简公、郑定

    2023-05-16 00:27:28
    317
  • 唐太宗论止盗的翻译(资治通鉴唐太宗论止盗)

    古文: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⑤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又尝谓

    2023-05-18 01:25:23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