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高手“33流云”(网名)深藏不露。除了肤色稍黑一点,身体壮实一点,平时你看不出他身怀绝技。我们坐在一个房间里聊天,四面摆满攀岩装备,而他的讲述云淡风轻。事实上,他经年累月在岩壁悬崖之上攀岩、瀑布速降、穿越丛林,穿越人生中的恐惧地带。
攀岩是一种低碳的行走方式,基本依赖于身体本身的能力——抵抗恐惧的能力、持续运作的能力、平衡的能力、呼吸的能力,像原本就在大自然中的猿猴与飞鸟一样,像千百年前的人们一样,去听取大自然的低语。
浙江的神仙居有石破天惊的奇峰天险、悬崖绝壁,大片的火山流纹岩,成为攀岩爱好者的聚集地。神仙居的公盂是一个至今未通公路的高山古村落,十余户人家,深处群山环绕之中,须徒步两个多小时才能抵达,犹如世外之地。
在一面用于训练的岩壁上,我紧紧抓住“飞拉达”的锚点,他教我感受自己的身体——要放松。要让肌肉舒展,而不是让肌肉始终紧张。如果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它很快就会疲劳,以至于“力竭”。然后感受你的腿——巧妙地移动身体重心,把力量转移到另一条腿上。
“很多人会以为攀岩是一项冒险。其实这完全是误解。”他提到了纪录片《徒手攀岩》的主人公亚历克斯。“一个人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攀岩,看起来每一步都很冒险。其实他在完成这次任务之前,经过无数次训练,他把要走的每一步,会遇到的每一个风险都计算过了。这是一个极其缜密的计划。”他说,我们要确保每一步都是安全的。
仙居有一条挂壁公路。公路下方的悬崖有一组瀑布群,一个接着一个。他和朋友一起去玩瀑布速降。很多年后,他依然记得次在瀑布顶端时心里的恐惧。
“正常人都会恐高。但我们要做的就是确保安全。安全永远是位。然后,克服内心恐惧,去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后来很多次,他都会去那个瀑布群。从瀑布中穿过的一瞬,巨大水流冲击在身上,他能聆听到山野和自然的轰鸣。他觉得自己成为水流的一部分。
“你没有上去那片岩壁,就无法想象在那里看见的风景。”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在山巅看风景的人。
征服了多少座雪山,多少个岩壁,他已经记不清了。喜欢的地方,就一次又一次去,从不厌倦。每年他会去阳朔,每次一个月,在那里训练或完成一个新的高度。他享受的是攀岩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我们攀岩界有个原则,就是超出你能力范围的事,你就先放一放。”
“先放一放”,这是大自然教给他的事。攀岩的时候,他身上除背几十斤重的绳索,也一定会带一只莱卡相机。跟攀岩本身相比,他更热爱给同行者拍照。有一次在岩壁上,天色已晚,抬头忽然看见一枚红色的月亮。“这辈子就看见一次那么美的景象。”他掏出相机,让闪光打在岩壁上,拍下了那枚月亮。
他把别人攀登的照片拍下来。“你把这张照片放得大大的,挂在家里,以后可以跟孩子说:‘你看,当年老爸也很棒啊!’”他拍了几千张,全部免费。
但更好的风景,只有用眼睛去感受。人的眼睛有5亿个像素,远远超过任何相机。现在还有无人机,无人机可以飞到天上去,但它也无法跟你的眼睛相比。“眼睛看到的,内心感受到的震撼,是任何别的东西都无法替代的。”人在风景里,那个风景就是的。“你去爬过了,这就是你的雪山,这就是你的岩壁。你看见了,这就是你的天空和晚霞。”
很多次,他攀在岩壁上,天色大变,电闪雷鸣下起雨来,把人浇得透湿。雨过天晴,也往往会有绝美的风景。他在岩壁上,看见公盂那座古老的村庄,那纯净的风景。“如果那座村庄拆掉了,我也不会再去爬那片岩壁了。”(周华诚)
本文来自“四月释梦”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ty/35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