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 作者:孙来斌(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的基调,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体现了指导我们党经济工作的思想方法和智慧。《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十八大以来党和事业取得历史成就、发生历史变革的原因角度进行了深刻总结,强调了在稳定中谋求工作总基调的重要历史作用。 当前,百年变化与世纪疫情交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形势。 把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高度自觉要求稳定的原则要求,对于坚决贯彻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科学安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持分析经济发展形势的问题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关于“问题”,毛泽东同志站在唯物辩证法的高度说:“问题是事物的矛盾。 如果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 ”对于引领方向、把握大局的执政党来说,能否及时发现和准确解决前进中的各项问题,特别是那些事关大局的重要问题,是体现其理论思维水平和治国理政能力的重要标志。 百年党史说,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进行建设、抓住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问题导向,坚持以问题为目标,用马克思主义“箭”瞄准新时代中国的“靶子”。 习近平指出,我们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为解决经济领域现实问题、打开经济工作局面而提出的。 2013年11月,根据当时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任务和现实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说:“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广,重大改革举措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重慎重。 在越来越深的水中前进,阻力越来越大,暗礁、潜流、漩涡可能越来越多。 现阶段推进改革,必须察言观色、把握大局、稳中求进。 ”这个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问题导向和现实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入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挑战空前上升。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增多,压力加大。 从国际上看,在世纪疫情的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发展,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不确定。 从国内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需求结构和生产函数发生重大变化,出现生产体系内部循环失调和供求脱节现象,结构转换复杂性上升,发展质量问题突出,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换疲弱三大压力党中央高度关注这些问题,采取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的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等问题,“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一重要要求深刻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 掌握“稳定”和“进”的辩证法 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始终强调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由于每年面临的具体形势和任务不同,要求稳定工作总基调的具体要求和侧重点也会发生变化。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的重点是稳定经济运行,避免增长、就业、物价出现大的波动,避免金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进”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 这个重要论述是指挥性的、前瞻性的。 当前,“稳”的重点是稳定宏观经济、稳民生保障、稳经济增长、稳社会大局,“进”的关键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坚持在稳定中谋整体工作基调,必须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关系,推动两者良性互动。 对此,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认识和把握。 一是从前提和目的辩证关系的角度来看。 另一方面,“稳定”是基础和前提,不稳定很难进入。 如果没有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进”可能失去基础和支撑,盲目冒进,失足跌倒。 另一方面,“进”是方向和目的,有进才能稳定。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进”,就不能实现长期的“稳定”。 如果脱离“进”而单方面追求“稳定”,就会因为不想进取而失去稳定。 二是从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的角度来看。 马克思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原理表明,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容,运动有静有静、静有动。 对于经济活动,我们要自觉运用运动和静止的辨证规律,既重视经济社会运行的前进性,也重视经济社会运行的稳定性,稳中求进。 “稳”和“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道理类似于骑自行车时的平稳和行驶原理。 只有比较平稳,自行车才能顺利地前进,这样反而有助于保持动态平稳。 习近平表示,“‘稳’与‘进’相互促进,经济社会稳定,才能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 只有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 ”总之,发展是有道理的,稳定也是有道理的,抓发展、抓稳两手都是硬的。 当前,贯彻“稳字”、稳中求进,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更加自觉认识和把握“稳”和“进”的辩证法,突出稳定的龙头地位,稳中求进、稳中求进,周 把握推进政策调整和改革的“时机效应” 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活动的是有意识、有思考、有热情地行动、追求某种目的的人。” 这表明,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人不是在现实条件面前无能为力,而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及时转化不利条件。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把握时机。 事物具有质、量、度三个方面的规律性,而“度”作为保持事物物质的数量界限,体现了质与量的对立统一。 在实际工作方法论上,把握适度原则,就是在坚持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在丰富发展中更好地坚持事物本质。 根据是否把握时机、如何应用适度原则,会出现不同的效果,但检验效果的根本标准无疑是实践。 从哲学上讲,稳中求进,既是质量互变过程中的量形态,是经济社会发展在量范围内的现实表现,也是程度范围内的发展变化。 现实中,稳中求进,必须尽量避免政策调整大开大放、经济发展大落,着力发展平稳经济、追求良好社会效益。 2017年1月,习近平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说:“要在战略稳中求进,做好顶层设计,把握节奏、把握力量,久久为功。 战术上要忠实于事实,讲求实效,步步为营,要打个没完没了。 ”这从战略战术的角度阐明了如何稳中求进。 同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是强维稳、机械稳中求进,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基础上有所作为,恰到好处、把握平衡、把握时机这从时、度、效果的哲学高度阐明了把握稳定的重要方法。 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必须顺势而为、量力而行、量力而行。 只有保证大局稳定,才能在把握好的基础上奋发有为,取得好的实践效果。 这里的“因势”“应势”“势”,表示对客观规律性的尊重; “谋”、“劳”、“利”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也就是说,调整政策、推进改革,必须把握好时坏效,坚持先破后稳,持之以恒,持之以恒,谋而后动。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积极进取的方针,不是消极懈怠的办法。 它要摒弃盲目冒进和不情愿进取两种错误倾向,保持战略定力和工作耐心,要求和强调“在稳定的前提下在重要领域进取,在把握好的基础上奋发有为”,实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 保持总体规划和重点把握的有机统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十分复杂的形势,要求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期、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避害,作出最有利的战略选择。 落实“稳中求进”的重要要求,既要注重总体规划,又要把握好重点。 系统观点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要重视总体规划,坚持系统观点,全面系统分析和处理问题。 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 实行“稳字面、稳中求进”,要避免孤立的“单打一”。 但要打协同“组合拳”,增强各项政策的相关性和结合性,防止畸形严重、单打独斗、顾此失彼。 要注重总体规划,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加强经济政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 各地区各部门要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自觉该党理论与路线方针政策一致,及时校正偏差,坚决执行党中央战略决策,做到不偏不倚、不变通、不走样。 要求做好重点把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牛鼻子”。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会开幕式上说:“我们秉持全局观,胸有成竹地认识各种矛盾,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从而解决其他矛盾和矛盾要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重点突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总体飞跃,不断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迈进。 经济工作五花八门,着力民生始终是重中之重。 保护民生就是保持稳定,抓住民生也就是抓住发展。 因此,做好民生工作,是稳定人心、稳定大局的重要基础,也是扩大国内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同时,内需潜力大是我们的优势,必须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注重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结合部分发力。 突破供给约束关口,保障初级产品供给,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无疑是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来自“等待是无言的情话”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yl/20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