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在5月17日的同,我们的心脏外科马上去了14个。 事先我们一点也不知道。 甚至法定工作地点都没有变更。 我们还在等出诊、检查室,那边可以委派职务上班就诊。 我们还从微信朋友圈上知道。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说:“我们心外科所在的病房,现在几乎瘫痪了……” 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一样,突然遭遇专家集体流失的还有阜外华中医院的心血管病医院。 医院一科主任告诉记者:“从周一到周三,也就是这两三天,超声科做了4个,心外科做了7个,麻醉科做了2个,重症护理和专科补助做了9个。 在这22位突然改变东家的中坚中,职称的专家有11位……” 据了解,突然“虹吸”流失近40名专家的两家医院,一家是计划在河南共建的区域医疗中心,一家是郑州市心血管病防治学科带头人医院。 这些集体易主专家平均年龄42.3岁,专业集中在心血管病学科及其相关重症救治及其辅助学科。 其中也有学科带头人和行业骨干。 他们的新职位无一例外地去了同一城市郑州大学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说:“这是我们新院长上任几个月来规划,为实现超常发展而实施的人才引进战略。 此后,省内、国内有更多的中青年业务骨干,纷纷加盟郑大一附院……” 面对大部分科室队伍集体辞职,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一位负责人愤愤不平地表示:“作为市级基层医院,近年来我们在吸引人、留人、发展方面面临很大压力。 人才不是不能流动,重要的是应该怎么流动。 无视规则静静地挖人,而且挖起来是一个团队,我们诊疗的临床工作捉襟见肘。 目前,这一情况已向郑州市委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 ”。 郑州七院副院长还告诉记者,2018年6月原河南省卫计委下发《关于确保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稳定的通知》,明确了一系列硬标准,为基层人才合理流动画了红线,确保了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稳定,完善了基层人才激励机制,推动卫生人才非正常流动2020年7月,卫健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通知,明确提出禁止上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下级医疗卫生机构“彩虹吸引式”抢人才。 不少受访基层医院负责人表示,大医院或超大型医院人才倒虹吸,将提高患者倒虹吸效果。 这与推进分级诊疗、均衡配置优质医疗资源背道而驰,也不利于总量扩大、合理配置、建立方便群众就诊的医疗服务结构。 ” 约40名专家同时集体赴任郑大一附属院,在河南医疗行业引发争议。 河南省卫健委员会一位研究员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说:“这些医务人员确实没有变动工作地点,前往郑大一附院,但省卫健委员会在了解有关情况后,已经寄信停办。 但是郑大一附院是郑州大学的直属机构,省卫健委员会也只是诊疗工作的领导。 不管别人听不听,恐怕都很难说……”
本文来自“七秒鱼.”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yl/2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