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熊英英
8月1日晚间,博纳影业披露招股意向书,即将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而这距离公司递交A股IPO申请已过去了五年。
成立于2003年的博纳影业,是国内从事电影发行业务的民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行业知名的全产业链布局的电影集团公司,累计出品影片超过250部,其中有16部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75部影片票房超过1亿元,累计总票房超过600亿元,在中国电影历史票房榜前十五名中占有四席。
公司过往投资的电影中,不乏《桃姐》《一代宗师》《地久天长》等在国内外斩获多个奖项的口碑佳片,但最近几年最“出圈”的,是投资发行了多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主旋律电影,其中《中国机长》票房29.12亿元,《红海行动》票房36.51亿元,《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两部影片已实现票房收入98.35亿元,公司也因此收获了“主旋律爆款制造机”的称号。
根据招股书,2021年,公司主投影片《中国医生》以及《长津湖》陆续公映,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公司当期的经营业绩。《长津湖》投资金额8.63亿元,截至去年底已为博纳带来21.66亿元累计收入。该片投资毛利和发行业务毛利分别为2.84亿元和6.34亿元为,最终总体毛利润9.18亿元。
正因为如此,即便是受疫情影响,博纳影业也依旧保持着盈利状态。
财报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6.1亿元、31.23亿元、14.73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亿元、3.63亿元、2.36亿元。
公司预计,受到主投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带动,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将同比增长100.06%至223%。但在《长津湖》系列之后,是否还有下一个爆款,新的业绩增长点又在哪里,目前都还是未知数。
此外,疫情之下,公司影院业务也依然面临挑战。截至2021年12月末,博纳拥有影院101家,银幕841块,近三年位列国内影投公司前十名。2021年公司影院业务收入为8.58亿元,实现恢复性增长,但相比疫情前仍有一定差距。对此,其在招股书中也表示,根据防疫要求,公司部分影院不时需要暂停运营一段时间,新冠疫情对公司影院业务的盈利能力仍存在一定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博纳影业也曾登陆纳斯达克,是在美上市的中国影视公司,但上市后股价始终不温不火,最终于2016年选择私有化。此次能否凭借在主旋律影片上的优势赢得A股投资者青睐,仍需拭目以待。
博纳影业投资的部分影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本文来自“四月释梦”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yl/39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