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手机app上发现了一款软件,据说能直接在手机上检测自己是否感染“阳性”。现如今,核酸检测点都是“潜在风险”人群,测一次感染的风险都比较大,如果足不出户就能够检测,那岂不省事了?
于是抱着猎奇心态,我点开了相应的app程序,系统提示:请在安静环境下录制,请勿佩戴口罩,请勿使用耳机,正对手机麦克风大约10厘米,一次性咳嗽四声以上。录音结束后自动识别,有“正常”和“疑似新冠肺炎”两种结果。小程序有新冠肺炎声音采集和多病种声音采集两个选项。
当然,该软件也是给自己留了后路,系统文字给予说明:测试结果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最终结果,请以医学检测手段为准。并表示,目前该软件只是测试,并非实际使用。
古时候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声音是医学范畴内的重要医疗数据。中医博大精深,中医通过大量的医学实践经验,是可以做到望闻问切的,因为人体发声时会产生相应的生物标记物,当身体出现健康问题时,疾病的特异性干扰会对人体某个系统或多个系统产生细微、肉眼难以察觉、具有特性的变化,生物标记物含量由此也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可以利用机器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检测和分析计算。
根据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的研究数据表明,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感染后会发生病变,从而在声音上会产生一些特征,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对相应的特征进行抓捕和分析,该研究团队也是一直长期致力于语音取证技术的研究,探索发现人的声音受到器官机构状况和健康程度的影响,从而找到生理、心理甚至医学数据。
手机检测核酸病毒,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我相信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一定能够有所突破,但这条路目前还是任重而道远。很多的软件打着“看病问诊”的旗号招摇过市,图一乐就好,认真的话就输了。说白了,“语音看病”无非就是通过鉴别音频赫兹的变化规律来判断呗,如果超过后天的参数设置区间,就意味着出现问题,反之则平安无事。语音识别现在已经被广泛运用,通过手机银行、手机密码等实操来看,语音识别的错误率还是比较高,有时候自己喊三四遍都通过不了,反倒是不如指纹、密码等方便。
本文来自“玖玖言”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3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