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手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CES展会上的电视。
其中,三星发布全新系列OLED电视,还号称“世界上首台对100%色量进行还原的电视”。
三星OLED电视
索尼大法也不甘落后,推出首款4KOLED电视,并支持屏幕发声。
索尼OLED电视
又是丰富生动的色彩表现,又是自发声的黑科技。。。
外面的电视这么精彩,大家还记得大明湖畔的长虹吗?
长虹是我国最早的电视品牌,丁少家里的第一部彩电就是长虹家的。
如今虽说也在国内的第一梯队内,但是比起LG、TCL、海信等,还需要撸一把力。
长虹也出现在这次CES上,拿出来的产品是CHiQ激光影院。
长虹CHiQ激光影院
但这并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们发布的首款分子识别手机——
长虹H2
瓦特?!长虹手机?
丁友们可能不知道,其实长虹的手机业务从2005年就开始了,一直都没有中断过。
15年长虹裸眼3D手机X1
13年开始涉足5寸以上智能机领域,15年还推出了一款主打健康的物联网手机H1。
要说这H1最大的亮点,就是有一套智能检测和监测功能。
它可以通过特定的试纸用手机对血液进行血糖、胆固醇监测。
H1主要面向中老年用户,这次长虹在CES上推出H2,很明显是不仅仅满足于中老年人市场了。
H2主打的功能是:
通过这部分子识别手机,用户能快速地检测果蔬糖分、水分,药品的真伪及酒水类的成分等等。
只要在物体表面一扫,水果的含糖量、水分、成熟度等一目了然。
运动过后立刻测测体脂、判断药品的真伪,吃了药丸也不会“药丸”。
分子识别的工作原理说出来很晕人:
通过手机发出近红外线,使物质的一些分子进入激发态,然后通过其过震时产生的光波,以及和周围分子所叠加的波长来判断其分子级别的构成。
简单来讲就是手机嗖的一声发出一条近红外光线。
物体里不同的物质对光线里光子的吸收是不一样的,反射回来的光也不一样。
通过分析返回来的光线,就能知道这里面的物质是怎样构成。
有些丁友可能并不陌生,它其实就是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原理嘛。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应用范围非常广,食物、药品、日用品质量检测甚至刑事鉴定毒品、伪钞鉴定等都会用到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你可以说它是个万能仪器。
H2采用的分子材料识别传感技术SCiO,是以色列一家公司ConsumerPhysics研发的。
ConsumerPhysics由DamianGoldring博士创立,他拥有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电光材料和纳米光子学的博士学位。
他领导了一个工程师团队发明名为SCiO的微型分子扫描仪,14年时在kickstarer上的众筹非常成功。
他们的创造性就在于把体积较大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压缩”成打火机大小,非常的不容易。
而长虹用两年多的时间将SCiO再次缩小,集成到H2上。
目前长虹H2的发售时间和售价还没公布,如果真的像介绍那样如此有用,丁少都十分垂涎。
扫一扫你就知道,简直是永葆单身贵族身份的利器。
不谢。
感兴趣的朋友,想观看H2完整的展示视频
本文来自“这条河叫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5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