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软实力云服务大比拼:锤子最简陋,苹果小米全场吊打友商
魅族安卓7.0适配进度公布:9款机型正在适配,但BUG有点多
不看不知道!小米众筹两周年,这些曾经的众筹产品你还记得吗?
那么,历史上还有哪些手机厂商的泄密事件呢?
HTC2013年8月,台湾手机平板制造商—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HTC)指控公司员工泄密商业机密,并称该公司副总兼首席设计师简志霖窃取HTCSense6.0的UI接口程序商业机密,将关键技术出售给大陆公司并欲其东山。
除此之外,简志霖还伙同设计部处长吴建宏、工程师黄弘毅,以委外设计NewHTCOne机壳为由,诈取高额设计费。尽管当事人一再辩解,但调查之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判牢狱之灾。
手机系统作为智能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信息的原创性直接影响着手机厂商的名誉。此次HTC泄密事件可谓是台湾科技界一大丑闻,导致HTC公司股价曾一度暴跌近6%。这对于当时本就走下坡路的HTC,更是雪上加霜。
苹果除了最近iPhone8真机遭偷拍泄露的事件之外,2011年,前苹果员工PaulDevine将苹果新产品的预测、计划蓝图、价格和产品特征等信息,泄露给苹果公司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和代工厂。这导致苹果亏损近万美元,经控告该当事人因受贿并泄露商业机密被判处罚金和监禁。
不仅如此,苹果泄露事件从公司内部到代工厂员工频频发生。苹果员工为了泄露信息,甚至想出冲马桶、藏胸罩等奇葩方式。尽管苹果对泄露事件一直防范有加,但林子越大,鸟就越多,要做到密不透风是难上加难的。
华为就在今年,华为就发生了一起手机业务6名前研发人员泄露内部资料的案件。该案件中,涉及人员均为公司前工程师和设计人员,他们将华为的泄露知识产权作为自己谋利的手段,使得华为公司蒙受巨大损失。
华为这次的泄密事件还牵扯到了乐视和酷派,其中一项儿童智能手表天线专利对华为涉嫌构成侵权。虽然其后乐视和酷派发表了官方声明澄清,但此事件对三个涉及主体都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
摩托罗拉2008年7月,摩托罗拉前任高管MichaelFenger被指控向苹果泄露商业机密。在离职摩托罗拉后的MichaelFenger很快就加入苹果,任iPhone全球销售部门副总裁,违反了离职后禁止加入竞争者公司的两年协议。
而后2010年7月,摩托罗拉又控告华为窃取其商业机密,称其前员工潘少伟窃取摩托罗拉机密信息,建立Lemko公司。
锤子科技锤子科技的罗永浩有句名言—“假的!”,这是老罗每次面对锤子手机传闻时的回应。2015年,锤子科技旗下子品牌“坚果手机”还未正式露面之前,就被京东曝光了新品的外观和功能特性。随后老罗淡定地在微博做出了回应。
而就在前几日,锤子内部员工曝光坚果Pro真实销量数据,数据中不仅包含了坚果Pro的用户调研结果、销售分析数据,甚至连被激活的坚果Pro的SN号、IMEI号以及相关版本信息也被曝光了。虽然此后,老罗还是也“假的”回应该事,但如此详细的曝光,相信老罗心里也会做出防备。
三星2016年9月,三星半导体部门一名李姓高管因向中国公司泄露商业机密被捕。据韩国媒体报道称,这名李姓高管非法牟利,将三星的半导体技术(14nm、10nm工艺)机密泄露给某中国公司。虽官方未透露该中国公司具体是谁,但从报道中所说对方是三星电子的直接竞争对手可推断为台积电。
而在2011年,三星电子生活家电部的某员工企图将公司的技术开发战略等机密泄露给中国某家电企业。
如今一部手机的研发和生产是要经过公司内部不同部门和公司外部的供应商、代工厂等不同领域相互合作完成的,在新品面市之前其相关信息的安全是保证企业利益的重要因素。
但即使是像苹果三星等国际大厂如此严格的保密制度,也是很难从根本上杜绝泄密事件的发生。无论是公司内部前任高管、员工,或是代工厂的流水工人都可能是泄密的主体。这就需要加强个人对泄密事件的认识、企业对商业信息安全制度的建设以及社会对泄密事件惩处制度的完善,来避免事件的发生。
我是广告分界线
一块肥皂用十年!来自德国的纳米不锈钢皂,30秒快速去异味!
本文来自“四月释梦”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6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