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谁的“驯龙”水平更高?全新一代骁龙8游戏对比实测》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中提到的这些手机,尽管采用了同一款SoC,但是却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性能表现。那么,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所以我们理想中手机的运行状态应该是在高频率、低负载下进行,再退一步也可以是在中高频率、中高负载下进行。
不过实际上,想要提升CPU频率需要提升电压,那么势必就会增加功耗,随之而来的还有SoC温度的上升。因此在目前科技水平下还不存在低电压、低功耗、低温度同时还能带来高频率的SoC。
作为手机厂商,自然需要兼顾手机温控和峰值功耗带来的续航影响,所以往往不能让SoC完全跑起来,这也是目前小米12系列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小米12Pro在全新一代骁龙8最高可提供3GHz主频的情况下,仅提供了1.3GHz主频,负载也不低——结果就是手机温度相当不错,但帧率也只有50帧左右。
(小米12Pro实测图,室温15℃)
(小米12Pro温度图,室温15℃)
与小米12Pro选择的策略完全相反的,则是真我GT2Pro:主频跑至2.4GHz,CPU负载中上,但是同时表面温度也大幅上升。
(真我GT2Pro曲线图,室温15℃)
(真我GT2Pro温度图,室温15℃)
可能有人认为这种局面是受限于高通,但其实联发科的新SoC情况基本也差不多。经过我们对Redmi两台新机RedmiK50和RedmiK50Pro进行测试后发现,在手机表面温度最高可达44℃的情况下,这两台新机器的CPU频率也远远没有跑到联发科标称的水平,并且CPU负载普遍较高,最后的平均帧率也只是差强人意。
(RedmiK50,室温20℃)
这时候我们又回头找到了RedmiK50电竞版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到这款机型在同场景测试下CPU频率明显更高,CPU负载明显较低;同时温度上三台机型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表面最高热点约44℃左右。
(RedmiK50电竞版,室温15℃)
之所以我们选择同一系列但不同SoC的机型进行对比,一方面是因为厂商的调校水平基本一致,调度思路也不会有太大区别;另一方面则是电竞版相比K50和K50Pro在散热方面有更大优势:VC散热面积更大、金属边框散热能力更强。所以这样的散热差距能拉近工艺的差距吗?
根据目前手头上的数据,我们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天玑9000和天玑8100这两款SoC在高负载场景下的发热情况与全新一代骁龙8基本一致,工艺带来的优势可能十分轻微。只有更好的散热能力+更激进的性能释放——不论是被动散热还是凭借外设进行的主动散热——才能带来更好的游戏表现。
当然,在我们昨天的文章《旗舰机型大比拼谁的续航更持久、充电更快?》中也曾提到,天玑系列在视频、低负载游戏场景下的耗电量相比高通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换句话说,在目前手机空间弥足珍贵的情况下,想要实现较好的散热以及较高的电压是比较难实现的。
在我们上半年测试的机型中,也就只有联想的拯救者Y90电竞手机和拯救者Y700算是比较大的惊喜,这两个机型都能做到高频率、较低负载和低温度。
(拯救者Y90电竞手机,室温15℃)
(拯救者Y700,室温18℃)
不过毕竟这两台机器一台带了两颗主动散热风扇并且整体续航堪忧,而另一台作为8.8寸平板VC面积是目前主流手机的2倍以上,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也是情理之中。
在不久之前的Y90评测下面,有网友评论道:“感谢高通的全新一代骁龙8让游戏手机不再尴尬。”其实在我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整个安卓阵营颇有些比烂的意味:尽管高通因为三星工艺的落后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但气势汹汹营销已久的天玑同样没带来惊喜。在这种情况下,安卓阵营如果还想要继续与拥有A15的苹果抗衡的话,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优化SoC工艺和架构,就只有针对不同细分场景进行调度调优再配合散热外设这一条路了。
本文来自“九月朦胧”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6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