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参会吗?你知道参会都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吗?
昨天,单位召开班子会议,当所有人都在讨论问题研究工作的时候,我跳出了具体内容,对参会的方法和技巧作了一些思考。我发现,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懂得避免下面这三个误区。
误区一:发表太多的个人意见。
领导要的是响应和支持,要的是贯彻和落实,而不是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我服务过很多领导,也参加过很多会议,我发现不管什么类型的会议,领导都不太在乎下属的观点和看法,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观点的表达,以及下属能否贯彻和执行。
当时,有个同事讲得神采飞扬、唾沫横飞,但是领导却在玩手机,这意味着什么?
你有看法,他有意见,那到底听谁的呢?肯定是听领导的。
所以,在一些日常工作的讨论和研究中,象征性地表达一些看法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抱着发表真知灼见的态度,在会议上侃侃而谈。
要知道,领导不需要被“指点”和“教育”。
领导都是“过来人”,你能考虑到的情况和问题,难道领导没见过或考虑不到吗?难道你的观点和看法还能比领导更深刻吗?
当然,我也不是劝大家和稀泥,单纯地迎合领导,而是建议大家在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不要以发表意见的方式浪费时间,因为最终肯定还是要按照领导的意图落实工作的。
误区二:只有意见,没有措施。
懂得为领导考虑的下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下属。
我们在提出问题或意见建议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不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否则只会自己给自己添麻烦。
如果你只提出问题,却没有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那你还不如不提呢。
毕竟把问题简单地甩给领导,只会让领导添堵,徒增领导的忧虑,而不会让领导对你产生任何好感。比如说,一些顽固的老问题,最好还是不要提,以前都没有解决,现在三言两语八成也解决不了。
要知道,存在即合理,你能意识到的问题,前面的人大多也能意识到。
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着重考虑问题能不能解决,只有提出问题,且配以合适的解决方法,才能让领导高看你一眼,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为领导分忧。
然而,在现实职场中,很多人却完全不懂这一点,看到问题就想提出来,然后向领导要答案。一次两次,也许领导不会说什么,时间久了,领导不可能没有意见。
误区三:在领导总结后还发言。
听话听音,不能只听领导说什么,还要看领导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一般来说,领导的发言,既是总结,也是定调。如果领导都总结完了,你还一二三四地发表观点和看法,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这个人很不懂事。
记得有一次开会,领导洋洋洒洒讲完以后,就随口说了一句“大家还没有补充的”。
结果还真有一个不懂事的同事,补充了好几点,搞得领导很是尴尬。
我们应该明白,职场是讲究规矩和秩序的,尤其是开会这种场合,为什么领导都是最后发言,那是因为领导要综合大家的意见,做出最后的判决和定论。
作为下属,如果你一开始没有发言,那在领导讲完以后,最好也不要再讲,因为不管你讲什么,都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与领导观点相同,你没必要讲;而与领导观点不同,那你就是想挑战领导。
所以,开会的时候,一定要有点“眼力劲”,仔细品味领导的话语,看其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意思,而不是懵懵懂懂只听表面。
本文来自“软馨吖”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7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