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相处时,有没有问过孩子钱是从哪里来的这个话题?如果没有问过,建议有时间时可以问一下,看看自家宝贝怎么说?
之前在与很多孩子互动时,问孩子们钱是从哪里来的,有谁知道?小朋友们都积极地进行回答,有的说是从手机里来的,有的说是从银行的取款机里面取的,还有的说是从爸爸钱包里拿出来的……
如果你也听到类似的回答,在感觉孩子可爱的同时一定也不要忘了思考一下,假如不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的话,他们会知道钱是通过爸爸妈妈辛苦努力的劳动换来的吗?如果他们不知道的话,是不是很难懂得珍惜,再加上本身年龄小自控力差,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买,时间长了就会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长大会不会也变成了月光和啃老一族……
不想让孩子养成这种习惯,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引导:
二是: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挣钱很辛苦,通过辛勤的劳动挣钱把他养大不容易,让孩子学会感恩。
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和孩子进行场景模拟:
比如可以让孩子进行一场小小推销员活动,为了更形象的模拟场景,可以在家里选择一些道具,可以让孩子穿上类似于推销人员的衣服,拿起托盘进行牛奶的推销。在孩子对你进行推销时,不要马上就购买他的牛奶,可以给他提一点对他有难度的小问题,比如说日期太久喝了影响健康或者是含糖太高了,同时让孩子给不同的家庭人员分别进行推销,并且家人都提一些小问题,但是最后要让孩子能够成交。
成交之后建议孩子把赚到的钱放到自己的钱包里存起来而不是立即花掉,类似的小活动可以多做几次,一段时间后让孩子把自己赚到的钱都拿出来,加在一起数一数看有多少,然后再把挣到的钱去等值一个他喜欢的商品,这样孩子不止能感受到挣钱不容易,并且也能感受到自己通过多长时间的劳动才能换到什么样的商品。如果你说让孩子拿自己挣的钱去买这件商品时,也许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不舍得买了,如果是这样,说明他真正感受到了挣钱的辛苦。另外记住,孩子“自己赚的钱”,家长就不要再跟他要过来了,要么会影响他。
当然,只通过场景模拟的游戏去让孩子认识金钱的由来,是肯定不够的,想要让孩子,理解得更清楚深刻,还可以参考其他的一些做法,比如说:
可以带孩子到自己工作单位去感受自己的工作环境,通过让孩子看到你日常工作的身影,他更能体验到赚钱的艰辛,因为现实环境比口头表达印象更深刻。
也可以在购物时,告诉孩子买这件商品时需要工作多长时间,付出多少劳动所赚取的钱才可以够支付的,以让孩子有一个可以量化的基准进行理解。
还可以让孩子参与到一些非日常的家庭劳动中,比如和孩子进行一次洗车,通过洗车告诉他在洗车店洗一次车要花多少钱?自己洗成本要花多少钱?在洗车店洗车的钱减去自己洗的成本就是通过劳动和时间获得的报酬,因为洗车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所以他只能分得报酬的一部分。
通过劳动可以让孩子明白,收获是由劳动带来的,让孩子在劳动中体会价值,并懂得劳动和金钱的关系。这样,会让孩子从小了解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同时也就明白了金钱的来之不易;在使用金钱时就会做到珍惜与合理。
本文来自“九月朦胧”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7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