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夺走“史上最热年份”的头衔后,曾有专家预测2017 年会稍微“冷”一点。
尽管2017年上半年全球气温并没有打破纪录,但全球多地在进入夏季后持续出现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烧烤模式和大雨滂沱交替上演。
热浪席卷北半球
在今年2月,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就经历了高温考验,部分地区刷新了150 多年来的高温纪录。
6月21日夏至,北半球正式进入炎夏,包括意大利、奥地利、荷兰在内的欧洲多地气温早已飙升至35℃,连阿尔卑斯山区部分地区的气温也升至30℃。而葡萄牙在夏至到来之前,就因高温引发的“干雷暴”导致森林大火,迄今已导致62人死亡。德国夏至当天的太阳能发电量比往年同期平均水平高出37.5%。
在巴尔干半岛,包括布加勒斯特在内的罗马尼亚东半部地区7月1日更高气温达42℃至44℃,气象部门7月1日发布更别的高温红色预警。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部分地区的气温也突破40℃。
在此期间,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同样饱受热浪之苦,俄罗斯中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气温高达37℃,高温和干旱还导致了森林大火。
在北美,美国西部和加拿大西部地区持续遭受热浪侵袭,打破当地的高温纪录,并导致山火肆虐。6月下旬,美国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等地开始遭受热浪袭击。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当地温度一度升至近50℃,路牌热到融化、小狗出门穿鞋套、开车戴隔热手套的图片一时“火”遍各大社交媒体。
进入7月,洛杉矶市的气温打破131年来的更高纪录。高温导致美国加州及加拿大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出现了共约200处山火,数千家庭被迫疏散。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8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该省上一次因山火进入紧急状态还是在2003年。
多国大雨滂沱
法国巴黎在热浪之后于7月10日遭遇有降水记录以来更大的一次降雨,1 小时内降雨量达到49 毫米,超过正常7 月3 个星期的降雨总量。降雨导致街道淹水、交通混乱、地铁站暂时关闭。法国气象局已对包括大巴黎地区在内的12个行政区发出24小时“橙色警告”,预警出现暴雨和雷暴。
在日本,九州地区自5 日以来连降暴雨,截至当地时间9日22时已造成至少20人死亡、超过20人失联,灾区仍有约250人受困,近1700 人被迫离家避难。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9日表示,政府正积极核查灾区详细受灾情况,以判断是否将此次暴雨认定为“特大灾害”。日本气象厅呼吁民众警惕山体滑坡、低地渗水、河流泛滥等自然灾害。
日本九州因连降暴雨发生灾害。图片来源:
6月中下旬以来,印度多地进入季风雨季,雷电暴雨天气频发。印度媒体7月10日报道称,比哈尔邦和北方邦发生多起雷击事件,造成至少19人死亡。在遭受雷电袭击较严重的比哈尔邦,至少16人死亡,另有两人严重受伤。
与此同时,在印度东北部因季风暴雨导致的泥石流灾害致死人数升至27 人,另约有50万人受灾。根据阿萨姆邦灾害管理部门公布的数据,该邦有1096 个村庄被洪水淹没,4.1万多公顷农作物在洪灾中受损。
2017年天气走势
世界气象组织在谈到今年5 月和6 月的气温时说,今年的热浪来得比往年早一些,欧洲部分地区、中东、北非和美国在这两个月的气温偏高。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也显示,欧洲、美国及包括中国东部、日本和韩国在内的东北亚部分地区在今年3月到5月间的气温偏高。
今年1月,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负责人加文·施密特曾表示,由于2017年出现了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但“非常温和”的拉尼娜现象,今年的气温可能会小幅下降。“由于(地球气温加速变暖的)长期趋势是这么明显,我们的分析认为它(年平均气温)还会是前五名。”
施密特强调,各机构的年度气温数据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但都“捕捉到同样的长期信号”,即20 世纪中后期以来,地球气温正在加速变暖,并且陆地变暖速度高于海洋,北半球变暖速度高于南半球。北极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至3倍,快于世界其他任何地区。
发表在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目前全世界每3个人中就有1人暴露在可能导致死亡的热浪环境中,各国政府如不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个数字到本世纪末还会上升。(本报综合新华社相关消息整理报道)
七天天气预报看这里!!!-----链接地址:http://3g.zgqxb.com.cn
本文来自“取一盏清酒”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