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退役大校、曾任驻疆独立单位副师职军事主官,从军二十余年、部委工作数年,长期从事军事战略研究、宏观政策研究。笔耕不辍是爱好、逻辑思维是习惯,希望爱好与习惯的结合,能够为你送上最专业的解读。
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前几天的系列文《为什么说民主党是美帝掘墓人:扒下美国的画皮(外篇二)》中,简单描述了美国的政党历史。今天挑重点讲个细节,号称美国历史上最肮脏的1828年总统选举。
有多肮脏呢?堪比粪坑。
这次大选,就是美国政坛化粪池的雏形、也是孕育美国现代两党轮替制度的粪坑:更好的肥料,才能培育出看起来最美、闻起来最臭的罪恶之花。
(一)时代背景
十九世纪初的美国,依然处于扩张期。虽然从法国人手中买下了中部的路易斯安那,但根本未曾开发。
在政治体制上,两党轮替制度尚未成型,选举体制也不完善。
由于华盛顿等开国大佬对于政党制度十分排斥,华盛顿当总统的时候,美国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政党。
从这个角度说,华盛顿确实有几分理想主义色彩。但历史告诉我们,单纯的理想主义,往往会在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
美国也是如此,对于非君主独裁体制的现代来说,政党是客观需要。因此,还在华盛顿的总统任期内,美国就形成了两党竞争的雏形。
其中的一派,是以汉密尔顿、老亚当斯为首的联邦党,他们的主要特点是亲英、亲资本主义、支持发展工业、强调中央集权。
另一派是以杰斐逊、麦迪逊为首的民主共和党,他们的主要特点是亲法(认同法国大革命)、推行法国大革命宣扬的民主和平等、支持农场主经济、强调各州的独立行政权。
最初的时候,联邦党短暂占据上风,老亚当斯赢得了1797年的第三任总统大选(华盛顿坚持只干两任)。不过联邦党自身组织松散,加上在第二次独立战争中采取亲英立场,很快就走向了消亡。
校尉旁白:所谓的第二次独立战争,其实是美国主动挑起的战事,与独立没关系,之所以这么叫,无非美国人习惯性地给自己涂脂抹粉。
1801年,民主共和党总统杰斐逊上台。此后该党一家独大,连续执政到1828年,实际形成了美国历史上短暂的一党制时代。
(二)直接诱因
史称最肮脏的1828年总统大选,直接诱因是之前的1824年大选。
在1824年的总统选举中,一党执政的民主共和党推出了四位候选人。
四人之中,呼声更高的为安德鲁·杰克逊。
杰克逊出生于南卡罗莱纳州蛮荒垦殖区的贫寒家庭,成年后搬迁至更加荒凉的西部边远地区田纳西州(美国历史上的西部,其实是一个随着领土扩张不断变化的概念)。
通过自身努力,杰克逊先成为律师,然后相继担任田纳西州的联邦众议员、参议员、州高等法院法官、州民兵少将等职。
杰克逊参加过两次独立战争,在第二次独立战争中,因指挥打赢的新奥尔良战役,成为举国闻名的战争英雄,深获民众的爱戴。
此后,杰克逊又指挥赢得了第二次独立战争的延续——与西班牙的塞米诺尔战争,逼迫西班牙割让西佛罗里达,杰克逊也成为西佛罗里达州的首任州长,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声望。
受出身的影响,在美国政坛上,杰克逊常年代表西部边远地区的贫苦农民,挑战一直被东部精英把持的国会与白宫,被视为美国历史上位代表底层民众的候选人。
杰克逊更大的竞争对手,是当时的国务卿、老亚当斯总统的儿子小亚当斯。
小亚当斯出身政治世家,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国务卿之一,并且得到了时任总统门罗的强力支持,拥有远超杰克逊的政治资源。
其他2位候选人,克劳福德是前任财政部长,克雷是时任众议长,都属于精英阶层代表,与出身贫寒、倾向于普通民众的杰克逊严重对立。
在选举中,杰克逊在普选和选举人票中均领先,但未能过半(四人所得选举人票分别为99、84、41和37张)。根据当时的规则,由众议院在得票最多的3名候选人中进行投票,以决定最终的总统人选。
参选四人
按照绝大多数人的预测,杰克逊的赢面更大。
但是,被提前淘汰的克雷与小亚当斯达成利益交换。克雷利用众议长的人脉优势为小亚当斯拉票,结果小亚当斯以一票的优势险胜杰克逊。小亚当斯当选后,立刻投桃报李,任命克雷为国务卿。
这种利用规则的“舞弊”行为,与希拉里淘汰桑德斯如出一辙(参见《美国政坛到底有多龌龊之拜登本纪:不可思议的旅程(二)》,这发不了,别地有,自己想办法吧),激起了杰克逊及其拥护者的极大愤慨。
(三)最肮脏的选举
1828年,杰克逊卷土重来。
由于积怨颇深,选战一开启,双方便展开了激烈的人身攻击。
这种攻击,并非杰克逊与小亚当斯之间的个人骂战,而是两个阵营、两个社会群体的互相攻讦。
因为彼此都属于民主共和党,小亚当斯这边,为了凸显正统色彩,开始宣扬自己是代表整个的“全国共和党人”;杰克逊这边,则突出强调民主,自称民主共和党之中的民主党,简称民主党。
这也就意味着,民主共和党已经实际分裂。
政党的分裂,等于是撤掉了为双方无底线攻讦的阀门。
小亚当斯这边,抓住杰克逊性格与经历上的缺点,将其形容为不遵守决斗规则的小人(杰克逊次击发枪未响,第二次击发才杀死对方)、无视军规随意处决部下的军阀、屠杀战俘的刽子手。如果说这些事好歹还有点影子,那么,宣称杰克逊吃原住民尸体,就纯粹是赤裸裸的污蔑了。
更过分的是,杰克逊四十年前的婚姻也被翻出来,说他在妻子蕾切尔还没离婚的时候就与其通奸,因此蕾切尔还犯有重婚罪。
所谓祸不及家人,这种株连九族的做法,不单杰克逊无法接受,也超出了小亚当斯容许的范围。小亚当斯试图扭转这种局面,只是恶性党争的大门已经打开,非一己之力所能阻止。
并且此时的杰克逊已经暴走,就算小亚当斯能控制住他那边,杰克逊也不肯罢休。
相比出身军旅、性格急躁的杰克逊,出身权贵、一直混在精英圈子里的小亚当斯,污蔑的难度更大。
不过人多力量大,很快,小亚当斯担任驻俄公使期间,曾指使美国女孩为沙皇提供性服务的流言就不胫而走。杰克逊一方抓住机会,公开辱骂小亚当斯为“皮条客”、靠拉皮条赢得外交成绩。
这场污蔑战,并未改变大选结果,但却在美国选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政客们也汲取了教训,即使台下的操作比1828年选举更恶心(尤其是2016年选举),但政客们总是小心翼翼地躲在幕后:脏活还是交给媒体干吧!
类似于“希拉里连丈夫都满足不了,怎么还能满足美国”这样的人身攻击,除了川宝这样的政坛异类,没有第二个人敢公开说出来。
(四)后续影响
污蔑战更大的受害者,是杰克逊的妻子蕾切尔。由于经受不住舆论带来的心理压力,一个月后,蕾切尔死于心脏病。
由此,杰克逊恨极了以小亚当斯为代表的政治精英,以更加强硬、更加激进的作风,开启了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杰克逊民主”时代。
杰克逊彻底抛弃了前面几任总统的妥协态度,频繁否决政治精英控制的国会提出的议案;为了避免官员贪污,杰克逊不惜得罪整个官场,启动了联邦官员轮换制;他还极力削减美国第二银行(美国实质性的央行,大搞金融垄断、只服务于权贵)的权力,促进了地方银行、州立银行的发展。
当然,杰克逊绝非狭隘的复仇主义者,打压精英阶层的同时,他也为美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公认更的总统之一。
杰克逊坚决维护联盟统一,当南卡罗莱纳州因关税问题拒绝服从联邦法令的时候,杰克逊一边强硬表态不惜动用军队,一边促使国会通过了妥协性的关税法案,避免了美国的分裂。
校尉旁白:当时美国多次提高关税保护刚刚起步的工业,影响到了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参见《南北战争真的是为了解放黑奴吗:扒下美国的画皮(二)》。
鉴于1824年选举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杰克逊推动了美国选举制度的改革,总统候选人提名制度逐步完善;他实质性地创建了民主党,从而间接推动了一直延续至今的两党轮替选举制度;根除政治精英化,白人男子普遍获得选举权;推动平权理念,废奴运动、女权运动逐渐兴起。
校尉旁白:虽然民主党脱胎于民主共和党,但政治纲领有了很大的变化;民主共和党内坚持精英路线的人,只好成立了反对杰克逊的辉格党,后来转变为共和党。不管怎么说,杰克逊这个作风霸道的老军头,最喜欢鸠占鹊巢,抢民主共和党牌位是如此,抢印第安人领土更是如此。
杰克逊身上更大的争议,在于他还是个坚决的种族主义者,坚持驱逐印第安人扩大白人的生存空间,他于1830年签署《印第安人迁移法》,大肆镇压和屠杀拒绝迁徙的印第安人。(参见《印第安人血泪史:扒下美国的画皮(一)》)
杰克逊给自己留的墓志铭,是“我杀死了银行”。对于死在迁徙旅途中的数万印第安人来说,这不啻于一种嘲讽。
当美国主导的西方民权运动进入MBL、LGBT的全新阶段时,当华盛顿的雕像被推倒时,杰克逊等曾经对印第安人、黑人、华工等少数族裔犯下种种罪行的“美国先贤”,以及根植于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之上的美国,终究会面临历史做出的审判。(参见《扒下美国的画皮系列》)
粪坑里开出来的花再美丽,终究掩盖不了与生俱来的腐臭气息!
喜欢的朋友敬请关注,顺便点赞或转发!
更多好文、雄文,尽在校尉讲武堂
近期好文推荐:
美国政客到底有多龌龊之拜登本纪:瞌睡乔真的糊涂吗?(一)
一个时代的落幕吗?无非是历史抹去殖民时代的最后一丝痕迹而已
精神分裂的狼:扒下美国的画皮(五)
随时准备背刺川宝的五个女政客:到底是谁要抄特朗普的家(上)
本文来自“宁七月”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