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发言人让-皮埃尔在简报会上表示,乌克兰在顽强战斗,美方打算继续支持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资,使其在战场上获得胜利。
乌克兰在最近的大反攻中,收获了一些胜利,但是这跟战胜俄罗斯是两码事,局部的进展并不能改变俄乌军力的差距。因此,美国说继续帮助乌克兰获胜,完全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美国的潜台词是,要继续拿乌克兰人的生命去消耗俄罗斯。
其实,乌克兰此次大反攻,并没有乌方宣传的那么玄乎,包括一些西方的媒体,也持谨慎态度,因为并不会有什么深远的战略影响,也只是让俄军后退了一些而已,而俄军的后退,不只是因为乌军的反攻,跟俄罗斯本身的战略收缩也有关系。
而最为关键的是,乌克兰在反攻中的人员损失巨大,俄罗斯则正好相反。
俄方就公布了一组数据,让外界了解到了乌军大反攻的一些真相。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通报,乌军单单在赫尔松方向就损失了超过3500人。而乌方声称已夺取控制权的居民点从未有过俄罗斯军队。那些地方只是缓冲区而已。
乌克兰的整体战术现在都看出来,就是声东击西,先集中一大波人对赫尔松地区发动攻势,趁着俄军应对赫尔松地区的乌军时,再在东北部采取行动。
乌军的目标明显是哈尔科夫地区。那么赫尔松这边的乌军,就成了拖住俄军的炮灰,开始一个昼夜就死了一两千人,损失非常大。
赫尔松这边的乌军为了演得真实一些,一直在往前冲,乌方此前宣称占据了几个村子,现在看来,乌军能够夺取的村子,都是俄罗斯让出来的,并不是因为乌军真的把俄军赶走了。
而在哈尔科夫地区的战役,乌克兰取得的进展十分有限,对于俄罗斯来说,并未伤筋动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称控制了6000平方公里土地,但乌军得到的也只是土地,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十分有限,因为俄军撤得非常快,可能不够体面,但是有生力量悉数保存了下来,损失的主要都是装备。
对于装备的损失,俄罗斯是能够接受的。俄罗斯的宗旨一直都是保证作战人员的安全,尽可能活下来,而不是拿命去跟乌克兰硬碰硬。
说白了,哈尔科夫本就不是俄罗斯的战略目标,俄罗斯的主要目标是顿巴斯以及亚速海沿线的地区,哈尔科夫能拿下就拿下,拿不下来就放弃了。
可以对比一下赫尔松的局势。俄军在赫尔松就没有退让,虽然乌军很多,攻势也很猛烈,俄军也没有选择暂避锋芒,而是死守赫尔松。就是因为赫尔松的战略意义比哈尔科夫大得多。
可以看出,俄罗斯是有的放矢,该放的,果断就放弃了,该守的,也不会轻易丢掉。
而乌克兰只能听从美国的安排,美国说怎么打就怎么打,美国说打哪里就打哪里,包括乌军炮击扎波罗热核电站,也是美国提供的位置数据。
乌克兰作为美国的代理人,除了拿出命来配合美国行动之外,别无选择。美国是不可能在乎乌克兰人的性命的,所以设计的战术也会非常激进,只要能够给俄罗斯造成麻烦,损失再多的乌克兰人也在所不惜。
这就是乌方大反攻的真相,是美国拿乌克兰人的性命堆积出来的所谓胜利,这种胜利都是干巴巴的胜利,其主要目的就是造势,给乌克兰人一些信心,让乌克兰人继续为美国卖命。
本文来自“取一盏清酒”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