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林
美国人口普查局6月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墨和美加贸易暴跌的背景下,中国重新回到了美国更大贸易伙伴的位置。4月份,美国与各国的贸易额同比下跌了24%以上,其中,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的贸易分别暴跌40%。尽管中国与美国贸易额同比减少了6.79%,但中国重新回到了美国贸易伙伴榜首的位置。
对此,美国政府5日表示,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协议完好无损。在两国关系紧张之际,美方对与北京的双边关系表示乐观——中国正在购买大量美国商品。美国总统称,“我要说的是,(中国)向我们大量购买,这样的话我就尊重。与中国搞好关系是好事。”
中美贸易贸易额多于其他经济体,得益于中国企业4月起重新复工复产。截止目前,中国大部分制造业恢复产能超过了90%。中国供应链的重新开放是进口和出口激增,也是中国重登美国更大贸易伙伴位置的重要原因。中美经贸方面的互利合作,已经成为中美贸易关系的支柱之一。
换句话说,美国想与中国“脱钩”不容易。事实上,中国的竞争优势不仅在于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高生产率,而在于几十年来中国建立了全面的供应链系统,从而降低了物流和协调成本,比其他更加经济。因此,中国目前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以上毫不奇怪。
2019年12月,一项由美国五角大楼牵头的审查中,列举了数百个美国军方在关键材料上依赖外国(尤其是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的例子。包括一些微电子产品、集成电路和晶体管等微型元件。从卫星到巡航导弹,再到无人机和手机,这些基本部件都嵌入到先进的电子产品中。
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日益增加,美国武器系统中的大量稀有金属来源于中国。例如,“艾布拉姆斯”坦克导航系统中所用的钐钴磁铁中的钐就购自中国;DDG-51驱逐舰所使用的混合电驱动系统用到了购自中国的钕磁铁;“宙斯盾”系统的SPY-1雷达也使用了由中国的金属钐所制成的钐钴磁铁。
如果中国减少或停止出口稀土的能力,将对美国军事装备以及制造业及整体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所以,仅仅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来说,两国经济也很难分开。考虑到全球供应链的广度、复杂度以及依存度,即使美国想与中国降低经济的依存度非常缓慢。
在本轮全球化当中,中国是集纳产业链最多的,这种全球产业链的重新安排和重新规划对中国有一定影响,但这并不是美国所谓的“去中国化”。美国政府企图鼓励美企推进供应链“去中国化”,但能不能真执行下去,企业和资本是否会放弃中国市场,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美国部分科技公司说服了美国政府不要试图禁止华为使用台积电和其他国外芯片,理由是该禁止措施可能延迟但不会阻止中国实现芯片供应自给自足。如果硬要这样做,美国公司却将失去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高通和英伟达已经落后于海思,而世界其他地区的公司则会争先恐后的从供应链中剔除尽可能多的美国元素。
从历史来看,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执行门户开放政策以来,从来没有放弃一块可以赚钱的地方。而现在美国政府却提出与中国“脱钩”,我们难以想象美国资本如今会愿意放弃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对于美国企业而言,失去14亿人口的中国市场、与全球最活跃的应用市场脱离,必将大大削弱美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客观的说,中国企业也在加速市场多元化布局,也不会轻易放弃美国市场,而需要与美国合作伙伴建立更加牢固的合作关系,更加充分地挖掘中美经贸合作的潜力。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货物贸易国和经济体,如果更加充分地开展经贸合作,将给两国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可喜的变化。
本文来自“九月朦胧”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6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