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中期选举来临之前,拜登政府可谓是动作频繁,而拜登的种种举动,不过是为了在此时做出一些成绩,从而赢得选民的支持罢了。但拜登政府的一些行为,却在激发其国内以及与韩国的矛盾。
美国司法部对特朗普的住所进行“地毯式”的搜查行动,让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矛盾进一步被扩大,而拜登上个月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更是让韩国尴尬不已。
据韩国《朝鲜日报》7日消息,韩国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在社交平台上直呼对尹锡悦不满,而他对尹锡悦的不满情绪便来自拜登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
李在明认为,拜登之所以签署这项会对在美国的韩国车企不利的法案,就是因为此前韩国总统尹锡悦借口休假拒绝了与佩洛西会面,这是美方的“报复”。
而美方似乎也有不少媒体这样认为,在本月2日,美国彭博社在其一篇文章中分析道:尹锡悦拒绝了与佩洛西的会面,这是一个致命错误。
李在明更是在他的发文中引用了这句话,直言这一切都怪尹锡悦得罪了美国。他还设想:如果尹锡悦当时与佩洛西见了面,那么拜登政府在签署这一法案前可能就会多为韩国的车企考虑,从而使该法案的内容有所变化。
从李在明的表态来看,尹锡悦因为没见佩洛西而失去了一次让拜登政府对韩国车企“手下留情”的机会,可谓是“损失惨重”。
不过,韩国在野党中也有与李在明的看法完全不同的议员,与李在明同党的金义谦认为:尹锡悦对佩洛西避而不见,正是在避免被卷入中美矛盾之中,这保证了韩国在此事中的“安全”,所以,尹锡悦那时的选择是对的。
在李在明于社交平台发表对尹锡悦不满言论之后,韩国外交部很快组织了一场记者会,他们在记者会上解释道:尹锡悦没见佩洛西的事与美国签署《通胀削减法案》根本就没有关系。随后,他们还就韩国车企在美国市场中面临的问题表示:韩国政府已经和美方就此事进行协商,韩国政府会尽量降低韩国车企的经济损失。
看来,韩国外交部这是想要平息由李在明的发言带起的韩国民众的怒火,毕竟拜登签署的这项法案对在美国的韩国车企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与此同时,韩国外交部恐怕也是在担心李在明的这番言论会显得美国十分“小气”,所以才说韩美双方正在协商解决此事,不会让韩国车企在此事中遭受太大的损失,以此证明:美国没这么小气。
但拜登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对韩国车企乃至中国,以及所有在美国的外国车企的“不友好”,大家都看得清楚。
这项法案在减少美国民众于能源、医疗保健方面开销的同时,也被拜登宣称将对抗气候危机以及为美国带去更多的经济收益。而对美国本土的车企以及美国民众能够来说,这更是一个能减少交税金额的法案。
因为只要车企在北美制造出电动汽车,这些汽车的美国购买者将可以享受4000美元或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政策。享受减免金额的高低要看这个美国人是买的二手车还是新车,买新车的美国人将享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政策。
这项政策对美国本土车企“友好”的同时,也让外国车企包括韩国车企失去了更多与美国车企竞争的机会。而韩国电动汽车曾经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位列全美第二,仅次于特斯拉。所以,拜登签署这一法案无异于“排挤”外国车企,而韩国车企便成为了更大的“受害者”。
韩国《中央日报》认为:美国政府在没有和韩国政府商量的情况下就签署了这一法案,值得韩国政府警惕。
毕竟在该法案出现之前,拜登还对尹锡悦许下承诺:要和韩国组建“韩美经济同盟”。
或许,美国对韩国这一组建“经济同盟”的许诺是否值得韩方相信,从《通胀削减法案》的出现就已经有了答案。
本文来自“软馨吖”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3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