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家媒体报道,中国制造的多款制暖产品爆单,客户是欧洲人。
在浙江宁波慈溪市观海卫镇,一家制造取暖器的企业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一款便携取暖器,按照往年惯例,8月基本上就结束了高峰期,但在今年,一家德国企业收到100万美元的取暖器后,又追加了33万美元的订单。
这家企业去年出口了150台取暖器,价值约1780万美元,今天前8个月出口取暖器200万台,价值约2280万美元。
慈溪市新浦镇一家企业今年的业绩也是增长了不少,这家企业去年出口取暖设备约1.6亿元,今年预计将会超过2亿元。这家企业的总经理介绍,欧美是其主要市场,其中欧洲市场占了70%—80%。
浙江宁波慈溪市是我国取暖器生产基地之一,共有取暖器制造企业100多家,出口量占到全国的三成。
据慈溪海关统计,今年1-8月份,慈溪取暖器出口额达到了33.5亿元,同比增长了26.3%,其中出口到欧盟的取暖器占比近一半,达到了15.3亿元,同比增长了55.2%,且今年的销售旺季将延长一个月左右。
除了取暖器,电热毯的出口额也在不断增长,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欧盟进口中国电热毯的数量是18.9万条,6月增长至52.1万条,7月达到了129万条,环比增长了近150%。
中用电器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电热毯的出口额增长了97%。
除了取暖器、电热毯外,空调、电热水器、电吹风等取暖设备也受到欧洲消费者的追捧,出口规模分别为空调19.9亿美元、电热水器1.3亿美元、电暖器4.9亿美元、电热毯3340万美元、电吹风1.6亿美元,合计约196亿元人民币。
欧洲对中国取暖设备需求的增加,原因是因为俄罗斯的“断供”。
俄罗斯一直是欧盟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商,2021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了1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占据欧盟天然气总进口量的45%。
今年以来,随着双方关系的紧张,欧洲欲对俄罗斯天然气设置价格上限,俄罗斯则以“无限期完全停止输气”予以回击。
这就导致欧洲能源紧缺,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7月欧盟天然气和电力的价格通胀率分别为52.2%和31.1%。
8月份有据媒体报道,法国的电费上涨到了543欧元/兆瓦时,算下来一度电是0.543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76元。德国的电费上涨到了414欧元/兆瓦时,折合人民币一度电约为2.86元。
在此情况下,欧盟的消费者只好寻找高性价比的产品过冬,国内制造的电热毯功率在100W左右,按100W计算,10个小时耗费一度电,中国制造的制热设备成为其更佳选择之一。
此次欧盟的能源紧张,也为国内的企业指明了道路,未来的家电设备,低功耗、高性能将成为消费者重点关注的指标。
本文来自“心吃心”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4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