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驻华,驻欧大使回国前,分别给中国和欧洲各留了一句话,字字都意味深长。
就在日前,俄罗斯常驻欧盟代表奇若夫结束了17年的驻外工作,在辞行布鲁塞尔之际,他对欧洲发出警告:破坏关系比重建关系要容易得多。而俄欧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无独有偶,俄罗斯驻华大使最近也结束了在中国的工作,他在离行前则表示,中国永远在我心中,请善自珍重,俄中友谊长存。
在这些意味深长留言的背后,又代表了什么呢?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一个横跨亚欧的庞然大物,它的征服历史和行为方式,难免会令周围邻居们充满戒备和不安,而欧洲和中国作为俄罗斯最重要的两个邻居,都与俄罗斯曾经有不愉快的历史。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欧俄关系和中俄关系却正朝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而且差距越来越大,这里面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简单总结,有三点原因。首先,随着欧盟的扩员,欧盟内部的意见分裂也随之扩大,西欧、中欧、东欧对俄罗斯都有不一样的看法: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在传统上对俄罗斯持比较友好的态度,以德国、波兰为代表的中欧在对俄政策上矛盾激烈,而以前苏联加盟国为主的东欧,则大部分对俄罗斯没什么好感。内部的分裂,让欧盟很难拿出一个长期稳定的对俄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欧俄关系很容易受到法、德、英等欧洲大国政府换届的影响,而这就给了美国利用北约体系,拿捏欧盟、拱火欧洲局势的机会。相比之下,中俄关系则一直处于稳定发展的轨道,中国对俄罗斯的政策连续性很强。
其次,欧盟始终没有放弃改造俄罗斯的企图。比如,在亲西方的梅德韦杰夫上台期间,欧盟曾短暂地推出过“现代化伙伴计划”,欧盟各国纷纷与俄罗斯结成“现代化伙伴”,帮助俄罗斯实现现代化。
在俄罗斯人眼里,俄罗斯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产业现代化,在欧盟的帮助下完成本国的制造业升级,摆脱国内经济对能源、粮食等原材料出口的路径依赖。而欧盟则希望优先发展俄罗斯在政治体制上的“现代化”,或者准确地说叫“西方化”。梅德韦杰夫或许吃这一套,但普京不吃,90年代俄罗斯“全盘西化”的悲剧,普京要比大多数人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因此到了2012年,欧盟的“现代化伙伴”计划戛然而止,而这一年正好是梅德韦杰夫总统任期结束,普京再次上台的一年。普京不是不重视与欧洲的关系,而是他认为外交不应该成为西方干涉俄罗斯内政的工具,俄罗斯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务。
再看中国,俄罗斯内部虽然有很多问题,但中国从来没有想“改造”俄罗斯,进一步来说,中国就没有试图“改造”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
而三点中的最后一点,就是美国的存在。冷战虽然结束了,但美国人仍保留着过时的冷战思维,因此一直敌视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对于欧洲,,美国跟英国一样都秉持着“大陆均衡”政策,不想看到一个真正统一的欧洲出现。在这两点因素的推动下,美国必须防止俄罗斯融入欧洲,通过激化两者矛盾的方式,让欧洲放弃独立自主,加入自己的大西洋阵营。
当然,美国更不想看到中俄走近,但对于中俄两个大国来说,美国的一些挑拨离间不过是止增笑耳,因为中俄两国都对当前国际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中俄之间曾经以及现在确实存在一些矛盾,但这些矛盾都只能算作“次要矛盾”,谁是真正威胁中俄两国安全的“主要矛盾”,恐怕大多数人都心里有数。
本文来自“月熙儿”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43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