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入秋转凉,欧洲能源价格飙升的背景下,民众如何过冬成了大难题。指望不上集体供暖,欧洲民众只能求助于取暖设备,而它们大多数都产自中国。
据海关总署统计,仅今年7月,欧盟27国进口中国电热毯数量就高达129万条,环比增长了近150%。今年出口欧盟的取暖器,销售季节也延长了一个月,不少进口商都追加了取暖器订单。
不止这些,国人常用的热水袋、秋衣秋裤等也紧随电热毯的脚步,成了欧洲“过冬神器”。相比于需要在电源插头、材质上做欧洲本地化改造的电热毯,热水袋和秋衣秋裤价格亲民、安全环保、还无需用电,更符合当下欧洲人的需求。
在欧洲亚马逊购物网站上,电热毯、热水袋等保暖用品的销量都非常不错,不少用户购买后评价表示产品很方便也保暖。
作为欧洲高纬度地区冬季取暖的重要资源,欧洲天然气价格已经达到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无烟煤价格也是去年同期的3倍,电价与去年相比更是上涨了12倍。
尽管截至目前,欧盟声称其天然气储备率已经达到86%,按现有储备增加的速度可以满足过冬需求,但大多数欧盟的供暖标准已经普遍下调,例如统一将公共场所供暖温度下调到19摄氏度。其中,法国还将供暖的开始时间从10月下旬延后到11月。
(编辑:白白)
本文来自“等夏天等秋天”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4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