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
是世界蚊子日
不少网友表示疑惑
四处叮咬传播疾病的
也要过节?
但其实
设置“世界蚊子日”
是为了提高公众
对蚊虫传播疟疾等疾病的
防范意识
今年入夏以来
多地持续高温
不少网友纷纷感叹
“热得连蚊子都少了!”
#今年的蚊子好像少了#
还登上微博热搜榜
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
今年东北等地
蚊子"好像变多了”
那么,今年夏天
蚊子数量的变化究竟如何?
真的和天气有关吗?
1.“蚊口”普查如何做?
蚊子不仅吸血
还会传播疟疾、登革热等多种疾病
因此,蚊虫监测工作尤为重要
在我国,有关蚊虫数量的
“蚊口”普查工作
通常由疾控部门开展
图为江苏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蚊子监测工作
据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消毒与媒介生物防制所所长褚宏亮介绍
每年3至11月
江苏省疾控中心
都会组织对城乡蚊虫的密度开展监测
针对成蚊,一般采用诱蚊灯利用蚊虫的趋光性来诱捕;针对幼蚊,则是人工查验户外积水中的蚊幼孳生情况;在一定时间或范围内,诱捕到的蚊子数量越多、有蚊幼孳生的积水数量越多,代表蚊虫密度越高。
2. 蚊子数量变化,温度、雨水是关键!
蚊子的生长周期分为
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
前三个时期必须生活在水中
图/源于网络
温度和湿度是
影响蚊子活跃度的重要因素
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指出
适宜蚊子生长的温度大概在22℃—32℃,水温超过35℃时,蚊子的卵、、蛹在水里就会停止发育,甚至大量死亡。
今年南方高温持续
部分地区突破40℃
户外积水大量蒸发
蚊子连出生都变得异常艰难
数据监测显示
7月,杭州疾控监测的蚊子数量
比去年同期减少30%至40%
2022年杭州成蚊密度监测结果 图/都市快报
今年6月至7月台州城镇居民区
较去年同期降低约39%
褚宏亮指出
根据目前的情况,低降水量和高温应该是导致蚊虫减少的直接原因。
但全国各地情况不同
监测结果显示
广西主要蚊子种类的
总体密度、季节消长趋势
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
大家觉得蚊子少了
是高温使蚊子活跃度降低
所带来的错觉
3. 纵观全球,蚊子数量如何变化?
全球蚊子种类约3600种
其中最常见的是
按蚊、和伊蚊三种
图/源于网络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
自1850至1900年以来
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已上升约1℃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
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度增强
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区域影响程度图/IPCC
研究指出
全球变暖会使
温带地区的蚊子
数量和活动范围都有所增加
即使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
蚊子种类(如埃及)
也逐渐适应卵短暂地
在低温或冰冻条件下存活
这意味着其传播范围
会逐渐扩展至欧洲和美国
降雨和洪水增加的地区
也将会有很多蚊子滋生
图/源于网络
据CBC(加拿大广播公司)新闻报道
今年,加拿大低陆平原
蚊子数量高于正常水平
由于春季降雨多
导致河流水位升高
加上夏季气温上升
弗雷泽河岸
蚊子的卵在短时间内
迅速生长发育
工作人员向洪水中投放灭蚊幼颗粒剂图/CBC新闻网站
当地一家生物科学公司
专为弗雷泽河沿岸的居民
提供“蚊子热线”
今年夏天
该公司的接听热线
比往年都火爆
数据显示
加拿大兰利堡、核桃林等街区
都是蚊子聚集重灾区
此外
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
气候变暖使得蚊子栖息地
将在全球范围内向北迁移
蚊子开始逐渐适应
曾经不适宜繁殖的“寒冷地带”
但具体迁移多远还尚未有定论
蚊子迁移演示图 图/National Public Radio(美国公共广播电台)
从全球整体情况看
尽管极端高温干旱
可能影响蚊虫的活跃度
但它们并没有“消停”
依然是困扰我们的小麻烦
中国气象局宣科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作者:刘丹 肖一诺资料来源:成都商报、都市快报、台州晚报、网易新闻、南国今报、CBC(加拿大广播公司)网站、National Public Radio(美国公共广播电台)新闻网站、百度百科等
专家顾问: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防制所所长 褚宏亮
编辑:刘丹
审核:段昊书
本文来自“等夏天等秋天”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5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