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迹罕至的山顶惊现多处盗洞
追踪盗墓者却迷雾重重
关键人物浮出水面
牵出案件重要线索
谁是“淮南王”?
谁又是“王氏三兄弟”?
“漏罪”主犯行踪诡秘
千里缉捕循线追踪
陈年隐案真相大白
盗墓团伙成员悉数落网
……
城郊山顶现盗洞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横塘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横山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在巡逻时发现,横山山顶有几个可疑洞口,深度达三米以上。民警迅速赶赴现场,结合洞口的位置、大小、深度等情况判断,认为这可能是一起盗墓行为,便立即联系考古专家。横山山顶分布着十余座商周时期的石室土墩墓,已被登记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经专家现场勘查,共发现5座古墓被盗掘,初步判断系4人以上专业盗墓团伙所为。
彼时,苏城已连续数日阴雨,现场破坏严重,加之山上人迹罕至,缺乏监控,古墓何时被盗?又是何人所为?可供追查的线索少之又少,一时间案件侦破陷入僵局。
2018年6月,横山山顶再现盗洞。由于发现及时,民警果断出击,通过拉网排查和秘密蹲守,最终锁定了一辆凌晨时分频繁出没的面包车,一举抓获了6名盗墓贼。
审讯中,犯罪嫌疑人曹某华交代,横山上有古墓的消息是一个名叫王某杰的浙江籍男子告诉他的。为了争取立功表现,曹某华还检举称“王某杰曾指着一个盗洞说这是‘淮南王’带人挖的”。但曹某华无法提供更多关于王某杰和“淮南王”的信息,民警也一直无法核实这两人的具体身份,2017年横山盗墓案再陷僵局。
2019年7月,苏州高新区检察院以曹某华等6人涉嫌盗掘古墓葬罪提起公诉,法院判处6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至一年不等的刑罚。
循线追踪“淮南王”
2018年的盗墓案虽已破获,但2017年的盗墓案依旧悬在心头,多年来,警方始终没有放弃对王某杰和“淮南王”的追踪。2021年2月,苏州警方在一次交流活动中意外获取一条线索:安徽淮南警方在2018年破获过一起盗墓案件,其中有犯罪嫌疑人供述曾在苏州盗过墓。民警立即赶赴淮南了解案件相关情况,通过调阅当年的案卷,一个名叫王某全的人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姓氏是王,又是安徽淮南籍,有盗墓经验,且2017年在苏州有过活动轨迹……种种迹象表明,王某全很可能就是苏州警方一直在追寻的“淮南王”。此时,王某全已在监狱服刑多年。
据王某全在2018年的供述,与其一起在苏州盗掘古墓葬的还有浙江“王氏三兄弟”,为首的是一个名叫王某杰的男子。警方立即想到,曹某华曾供述横山有古墓的消息就是来自王某杰。因此,警方将调查重点放在了王某杰身上,通过进一步分析研判,最终查明王某杰的身份信息,发现王某杰与其同村的另外两个王姓男子极有可能就是浙江“王氏三兄弟”。
2021年3月,警方分赴杭州、嘉兴、绍兴三地,将“王氏三兄弟”抓获。落网后,王某杰、王某飞、王某枫交代了从2015年底到2017年,三人以时分时合的方式,伙同“淮南王”王某全等人,在苏州市辖区内7处地点盗掘10余处古墓葬的犯罪事实。
2021年9月,苏州高新区检察院以涉嫌盗掘古墓葬罪对王某杰等3人提起公诉。同年11月,法院作出判决,以盗掘古墓葬罪分别判处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一年三个月至九年不等的刑罚,各并处罚金。王某飞不服判决,提起上诉。2022年6月,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千里追捕漏案犯
在讯问王某杰等人的过程中,一个熟悉的名字再次进入警方视野:曹某华。根据王某杰的供述,曹某华是由“淮南王”介绍认识的,并在当晚就参与了盗墓。之后,两人便经常联系,在王某杰的邀请下,曹某华多次参与盗掘古墓。由于“人脉广”,除了在盗墓现场帮忙提土、望风外,曹某华还负责一项重要工作——销赃。即使未参与盗掘,曹某华也会帮助王某杰等人联系买家,倒卖盗掘出土的文物,从中获取“好处费”。但在2018年盗墓案办理时,曹某华却避重就轻,刻意隐瞒此前伙同王某杰等人盗掘古墓葬并帮助倒卖文物的事实,导致其所犯部分犯罪事实未受相应的刑事处罚。
早在2019年8月便已刑满释放的曹某华再次成为抓捕目标。此时,有着极强反侦查能力的曹某华隐约听到风声,便不停转换藏匿地点,从浙江杭州到安徽宣城再到其老家浙江南湖,警方奋力追缉,可曹某华最终还是消失在山区一个没有监控的三岔路口。
2021年5月,为了全力打击文物犯罪,公安部对外发布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10名重点文物犯罪在逃人员,曹某华名列其中。为了尽快找到他,查明被盗文物下落,苏州警方成立追逃小组。此后,警方千里追捕、多地走访,终于在一处村外闲置民房中发现了曹某华的踪迹,于2021年10月将其抓获。
2022年4月,苏州高新区检察院以曹某华涉嫌盗掘古墓葬罪和倒卖文物罪提起公诉。6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数罪并罚,判处曹某华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并处罚金1.6万元。
被追回的涉案文物
经过不懈努力,该案共追回各类文物100余件。“从新石器时代,江南地区便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在追回的文物中有一件汉代青瓷立耳香薰,做工精美、釉面光洁、体量很大、保存很好,是一件等级较高的文物。”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说。经鉴定,追回的文物包括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5件、一般文物106件。
检察机关会同公安、文物等部门,多次实勘被盗古墓,针对古墓葬后续修复问题进行反复沟通商议。“敞开的盗洞会有雨水倒灌,对古墓本体造成损害。经过专业机构的勘查,最终决定使用原土填埋方式,尽快对敞开的盗洞进行原状修复,而相关的费用理应由犯罪者承担。”高新区检察院办公室主任张蓉介绍说。随后,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几名在案被告人就修复费用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并将其纳入量刑考量因素。目前,所有涉案的古墓葬均已得到了修缮。
为更好守住文物安全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7月初,检察机关积极对接辖区文物主管部门,共同商议区域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相关会签文件正在不断完善沟通中。
原题:“漏网”盗墓贼是公安部A级通缉犯
作者:檀杉杉 刘瑶
编辑:张苏茜
===================================
盗墓贼曹钟华:才出牢狱一年半,又被公安部A级通缉
? 2021-10-08
10月4日,公安部A级通缉的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员曹钟华被警方抓获归案。今年5月,曹钟华被列为公安部第六批重点文物犯罪在逃人员之一。
10月8日,记者从苏州警方了解到,现年36岁的曹钟华在苏州盗挖过多个春秋战国时期古墓,2018年其参与了盗挖横山东周古墓案,此案中的两名主犯此前因参与盱眙大云山盗墓案获刑。
▲10月4日,公安部A级通缉犯曹钟华在安徽落网。图片来源/安徽警方
6人盗挖东周古墓被抓
苏州市西南郊的横山山顶分布着十余座石室土墩墓,这些墓葬不仅是夏商时期以来江南地区的典型遗存,更与吴越文化有着密切联系。2008年,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横山顶共发现该类石室土墩15座,后以“横山石室土墩墓葬群”上报文物局。
2018年6月27日下午,苏州高新区一家单位的杨女士发现,同事发来的巡山照片中,一个土墩附近有石头散落在周围,泥土也像是新挖出来的。“照片拍摄地就在一个土墓葬群附近,当时怀疑有人盗墓。”杨女士回忆,因怀疑有人盗墓就报了警。
苏州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侦查人员通过现场勘查发现,在案发地的一土墩群中发现有新鲜被挖掘的石头、泥块和暗号指示图标,还找到了一处被树枝掩盖的盗洞,周围散落着烟头、蛇皮袋等物品。
“盗墓分子并非从正常爬山路线进入案发地。同时,在文物局专家对墓葬及盗洞的情况进一步调查后,发现盗墓分子还未挖至墓壁,墓内文物未被盗出。”办案民警介绍,嫌疑人有可能再次到墓葬进行挖掘,于是便安排警力在现场周边伏击守候。
次日晚间,伏击民警发现两辆轿车停在案发地周边的公路边,很快4名男子背着包慌张地从案发地出来后,迅速钻进车内,车辆行驶到附近一小区,4名男子上楼后就再未出现。6月29日凌晨,当包括4名男子在内的6名嫌疑人再次准备盗墓时,被警方抓获,并现场查获了铁锹、撬棍等挖掘工具。
▲2018年6月,苏州警方在横山山顶发现了被挖出的盗洞。
2名盗墓贼曾参与大云山盗墓案
据了解,该盗墓团伙成员来自安徽、河南两地,都是各自通过老乡介绍后到苏州汇合,一同前往案发地进行盗掘。
案发后,在苏州做工程的嫌疑人赵某供述:“宣城的朋友(即曹钟华)说他在苏州做工程的时候,挖出来过东西,判定那边有古墓,就给我打电话问有没有会挖坑的人,要懂行的过来看看。”赵某称,听说有古墓就动了心思,于是联系了一个懂行的朋友杜某,让他帮忙找了几个“扎杆手感好”的师傅。
办案人员介绍,“扎杆手感好”是河南一带盗墓贼的行话,经验老道者用钢钎插到地里,凭手感就可以分析土层结构,环境好不好,有没有料,一探就知道。
几天后,杜某找的3个“师傅”赶到苏州后,锁定区域后,师傅断定“环境还行,应该有料”。连续三天,这个来自安徽、河南的盗墓临时组合昼伏夜出,有人开车、有人挖坑、有人运土、有人望风。由于山上石头多,土质硬,几天下来,只挖出一个“L”形的盗洞。担心盗洞坍塌,他们还拿钢管撑起了一个方形框架。
“我们挖了两天没出东西,想着来都来了,总要挖点东西出来。”事后“师傅”李某和魏某称,因为有点不甘心又返回现场盗墓,没想到被警方抓获。记者了解到,这两人还参与过盱眙大云山盗墓案,担任外围角色。
据公开报道显示,大云山汉墓位于江苏省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的大云山顶,是一处西汉早期的规格极高的夫妻同冢异穴合葬墓,墓主人是江都王刘非。
2009年初,14人的盗墓团伙在大云山顶部挖掘古墓,连丧四条人命,惊动了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后经文保部门抢救式挖掘后发现,墓室中有黄肠题凑、金缕玉衣和玉棺(也称玉匣)、漆器、兵器等大量珍贵文物。
案发后,李某和魏某获刑一年。出狱后,两人重操旧业,又干起了盗墓的勾当,还成了这起盗挖东周墓葬案的主力。
▲2018年6月,苏州警方在横山山顶发现被盗古墓附近的石头上有箭头标记。
出狱一年半后又被通缉
2018年8月3日,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包括曹钟华、赵某、李某、魏某在内的6人被苏州市虎丘区(即高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检察机关办案人员介绍,在古文化遗址中,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的堆积层,称为文化层。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址各层文化内涵和所属年代。
石室土墩墓葬一般凿石成室或垒石成室,然后在室上堆砌封土,成为土墩,石室内多出土原始青瓷、青铜、玉石、印文硬陶等文物。土墓葬也有文化层,只不过古代人类(主要为祭祀)在这一区域活动较少,文化层相对稀薄。
经鉴定,本案中盗洞深达四五米,直接深入到墓葬本体部位,接近墓室,虽未盗取文物,但已对墓葬造成了直接的严重破坏。
2019年7月1日,此案一审宣判。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2019)苏0505刑初26号《刑事判决书》显示,经审理查明,2018年6月,赵某、曹钟华预谋盗掘位于苏州市虎丘区横塘街道横山村横山上的古墓葬,并纠集杜某,再由杜某联系徐某等人,随后,徐某又纠集李某、魏某到达苏州。于2018年6月20日至29日间,经事先踩点后,携带绳索、铁锹、钢管、编织袋等作案工具至横山石室土墩墓葬群,对其中一个石室土墩墓连续进行盗掘,在墓葬本体形成一个盗洞。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赵某、曹钟华预谋并纠集杜某等人共同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墓葬,其行为均已构成盗掘古墓葬罪。依法判处曹钟华等人一年到一年两个月不等的刑期,均处罚金2000元。
▲2018年6月,警方带嫌疑人指认犯罪现场。
2019年8月28日,曹钟华刑满释放。然而一年半后,曹钟华再次因涉嫌重大盗掘古墓被通缉。
据安徽警方10月4日发布消息显示,2021年3月以来,宣城警方接到苏州警方线索通报:宣州籍男子曹钟华因涉嫌苏州市重大盗掘古墓案件,案发后潜逃,不知所踪,请求宣城警方协助调查。
同年5月,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第六批1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员,曹钟华被列入其中。
宣城警方称,经过6个月的缜密侦查,精心研判,最终锁定嫌疑人藏身地在郎溪县一农户废弃房屋中,10月4日下午,宣城警方联合苏州警方开展收网行动,将曹钟华抓捕归案。
警方披露,2017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曹钟华伙同他人在苏州市多次盗掘春秋战国时期古墓,获取大量珍贵文物并进行倒卖。
10月8日,记者从苏州警方获悉,因涉及新的犯罪事实和情况,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审理中。
本文来自“等待是无言的情话”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