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和求职者,在职场中关系一直很微妙。有时,HR和求职者像亲朋好友一样,一拍即合;有时,HR和求职者如有血海深仇,站在了完全对立的两面,谁看谁都不顺眼。
这不,最近在浙江杭州,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一名女生在某招聘平台线上求职时,竟然被HR诅咒:祝你永远找不到称心的工作,本以为很多人会对HR深恶痛疾,但不少网友却说这一回HR占理,怎么回事?
事件经过
前些日子,浙江杭州的一位女生在网上曝光了自己求职被HR“诅咒”的经历。
原来,在杭州当地一家叫“伯某设计”的公司在招聘平面设计的职位,薪资给到了8000-12000元,发布职位的是一名叫柴先生的HR,想着自身经历和职位比较相符,这位女生就在boss平台按要求投递了自己的简历和作品。
简历发过去之后,就收到了对方HR柴先生的自动回复:“由于招呼和信息较多,请加我微信详谈。”
这名女生就按要求加到了柴先生的联系方式。
可没想到,柴先生一上来后就要求她发简历和作品,并表达了自己的其他要求:简历更好是一张图片。但f该女生觉得在boss平台已发布过一次相关资料了,就让HR自己到平台查看。
但矛盾就这样引发了。
HR回复女生说:我根本不知道你叫什么,对不上号,把简历截图再发一次。
女生到这里,仍旧不肯妥协,没有再次发送简历,反而是发了张公司简介的截图,问起了柴先生:你们不是这家公司吗?如果不是那可能搞错了。
HR有点不耐烦了,回复她说:这是我们家公司,但我每天看上百份简历,不知道你是谁,没时间和你绕弯弯。如果每个人像你一样绕一圈的话,我不用睡觉了。
到这里,不愉快就开始了。
女生可能认为人事柴先生说的话太过分了,就重新质问了下他的身份,柴先生回复说:招聘录用是他负责没错。
女生于是告诉柴姓HR说:“招聘者和应聘者都是双向选择的,应该互相尊重,你的态度高高在上没有礼貌,作为人事代表着公司的形象,你连最起码的平等尊重都没有。”
HR柴先生反击:“你作为应聘者,连最起码的应聘流程都不遵守,也同样是不礼貌的表现,甚至你连理解能力都存在问题。”
到这里谈话也结束了,不过最后HR又来了一句:祝你永远找不到称心的工作!到此,双方以不愉快收场,该女生也把此事来龙去脉曝光到了网上,认为HR不仅搞不清自己的职责,反而还斥责她浪费时间,不可理喻。
事件一发酵,也引发了网友热议,可以看到很多网友持有不同的观点,大体可以分为支持HR的、和支持女孩儿的、保持中立的。
支持女孩的认为
1、HR没有耐心,让加微信的是HR,不查看BOSS消息的也是HR,本来女生已发过一次简历和作品了,为何又要再重复走一遍流程?那么通过boss平台发布职位招聘的意义何在,直接微信招聘就行了。
2、这名HR也把自己的姿态放太高了,总是高高在上地和女孩子对话,这是对应聘者的不尊重甚至歧视。本身,去查看求职者的简历,收集求职者作品,建立和求职者的联系等工作,就是HR的职责所在。
柴先生为了自己省心而对应聘者提各种要求,这是HR不称职的表现。
3、既然在平台发布了职位,那么用招聘平台联系就行了,让人加微信然后又提各种要求,本身就是源于HR制造的麻烦。并且就算双方沟通有不愉快,作为HR也不应该主动诅咒他人。
由此看来错的是HR,女孩只是坚持自己能有什么错?
而支持HR的认为
1、首先,求职者加微信之后没有自报家门,这本身就是过失之处。很多人在BOSS并没有实名,所以HR还是要再去对号入座的,当面对的投递量过大,的确会造成很多麻烦,客观上影响了招聘的效率和流畅度。
2、其次,作为求职者,适当配合HR的要求,本身也没有错。既然要想HR沟通职位的情况,那发个简历也就举手之间的事情,没必要如此较真,闹得事态升级。求职虽是双向的,但至少要把基本的事情先做好,这才是真正的互相尊重。
也有人持中立观点:认为两人都有过错,且更大的错误源于沟通问题。如果双方好好说话,就不会有这样的争执了,最后HR可能错失了一位人才,女子可能也错过了一份理想工作。
而我认为,这件事不好评判谁错谁对,其实更多是双方都存在问题,那就是缺乏同理心。
作为女孩儿,坚持自己求职者的角色没错,但发送简历也是举手投足的事情,自报家门也只是应尽的交际礼仪,不会增加自己太多的工作量。
这小小的动作,对HR来说的确能节省不少的时间,这样也能加快两人的沟通效率,彼此都留下好印象。
我认为女孩一开始并没有把HR放在平等的地位,以平常心去沟通,而是对HR有一点点敌视,把HR的职责界定得太过清晰、太过理性了。
以至于当HR需求再发一次简历和作品时,内心已是抵触的态度,那之后的沟通结果早已埋下伏笔。
对HR来说,自己在招聘时可以追求省心、省事,但别忘了查看求职责的简历、作品,就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为了贪图方便让求职者跳转到第三平台沟通,添加私人联系方式,客观也给求职者增加了麻烦,其实很多应聘的人并不喜欢这种沟通方式。
作为HR不应当只要求联系方式跳转了,就理所当然地告诉应聘者:我不看平台信息,这是顾此失彼的行为。
最后,HR诅咒女生的行为,这的确是不妥当的。作为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柴先生有责任,也有义务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和求职者真诚沟通,不应用“诅咒”方式回击求职者,更不应以此来泄愤,这不仅暴露自身缺乏修养,而且还严重影响用人单位形象,损坏企业的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诅咒”求职者的行为,是行走在违法的边缘。如果措辞再不当,那么就有可能构成对他人的人身攻击。
根据治安处罚相关规定:公然侮辱他人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类似HR和求职者的矛盾,在职场中也很常见。如果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忍让一些,比如HR多些耐心,去掉个人情绪;求职者给予一点配合,就不会以不愉快收场。
退一步海阔天空,很多事情因为一两句话,就会和结果偏离。当双方都造成了损失,那就是多倍的损失。你认为这次事件,过错主要在哪一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我是职男小井,带你读懂职场,看见大千世界。关注我,一起学习进步。#2022就业季##职场那些新鲜事##分享职场千万面#
End。
本文来自“四月释梦”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5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