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国际论坛在云南省怒江州召开。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在会上发布了报告《中国减贫的全球认知和经验启示》。
报告在结合大量数据和丰富案例的基础上,精准提炼出中国减贫的5大核心理念。一是人民至上理念,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位,真正做到了识贫、扶贫、脱贫,确保减贫保持不竭动力、明确方向和解决之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二是精准扶贫理念,在脱贫攻坚中坚持做到精准识别、精准选拔、精准施策、精准退出、精准监测,确保脱贫成效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三是内源式扶贫理念,注重推进思想扶贫、智力扶贫,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四是社会扶贫理念,广泛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鼓励社会各界发挥专业优势参与扶贫,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五是国际合作理念,中国坚定做世界减贫事业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贡献者,与各国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于运全指出,对外传播中国减贫的核心理念,讲好中国减贫故事,有利于国际社会深切深刻理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和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更好认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中国力量。
报告深入分析了有关中国减贫的全球认知和舆论态势,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媒体对中国减贫的关注度持续升温,20多年来的英文报道量始终保持全球位。自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通过以来,有关中国减贫的全球媒体英文报道量已经突破26万篇。世界五大洲中,亚洲、美洲、非洲媒体对中国减贫的报道量排名前三位,亚洲媒体英文报道量超过9万篇,占全球报道总量的57.3%。这显示广大发展中对中国减贫关注度较高,期待学习借鉴中国的减贫经验。其中,“精准扶贫”“生态保护”“易地搬迁”“教育”“就业”“消除饥饿”“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成为全球媒体报道中国减贫的高频词。
通过对中国减贫全球关注度和认知度的分析研究,报告就如何进一步推进世界减贫事业和现代化进程,得出了以下经验启示。一是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各国的减贫工作受到国际舆论的普遍关注,国际社会应进一步深化合作,早日实现“消除一切形式贫困”的目标。二是深化各国减贫经验的交流与互鉴。亚非拉等发展中十分关注中国的减贫经验,国际社会应进一步深化减贫经验交流,促进世界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三是推进中国减贫经验与世界发展实际相对接。世界应推动各国探寻符合本国国情、根植本国文化的减贫之道,帮助发展中加强扶贫开发能力建设。四是实现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有效衔接。国际社会对中国减贫成就的关注,背后是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之路的探寻,乡村振兴是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一项关键性工程,其中的理念和做法值得与世界各国交流与分享。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是专业智库,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中国翻译》《对外传播》等专业期刊,每年举办当代中国与世界智库论坛以及数十场多双边智库对话会,发布《中国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等权威报告。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本文来自“轻颦浅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