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罪不起诉(寻衅滋事不予起诉的情形)

寻衅滋事罪不起诉的情形有哪些

对于寻衅滋事犯罪这类刑事案件来说,除了经过侦查机关的调查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会做出不起诉决定以外,还有一些情况也可以导致寻衅滋事罪不起诉:

一、有刑事案件酌定不起诉条件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9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经检察委员会决定,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二、符合刑事案件法定不起诉的情形

法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三种情况之一。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法定不起诉有以下六种情形:

(1)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刑事责任的。

寻衅滋事罪从犯可以在检察院免于起诉吗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您提问的内容属于刑事诉讼程序的内容。

一、在刑事诉讼法中有三种不起诉的情况,有法定不起诉,酌情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符合其条件的,法院都不予起诉。

二、法定不起诉包括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之一的情形。

三、酌定不起诉,指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四、存疑不起诉,指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如果从犯的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可以免于起诉,但是寻衅滋事罪的从犯的犯罪情节需要看实际情况,建议您请律师帮助你搜集证据或者和受害人达成刑事和解程序,在此基础上可以和检察机关谈判,可以免于起诉。

如果回答能帮到您,请采纳并点赞。欢迎点击头像关注,发送私信,咨询专业律师。

寻衅滋事罪可否免于起诉

对于寻衅滋事犯罪这类刑事案件来说,除了经过侦查机关的调查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会做出不起诉决定以外,还有一些情况也可以导致寻衅滋事罪不起诉:

一、有刑事案件酌定不起诉条件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9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经检察委员会决定,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二、符合刑事案件法定不起诉的情形

法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三种情况之一。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法定不起诉有以下六种情形:

(1)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刑事责任的。

在什么情况下检察院不予起诉

不起诉的适用范围是指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法定情形。根据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具有以下三种情形:

1、法定不起诉(不起诉)

法定不起诉,是指《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不起诉。

2、酌定不起诉(相对不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相似于国外学者的“微罪不起诉”,这样称谓能体现其性质,还是比较科学的。从刑事诉讼法规定看,酌定不起诉的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3、证据不足不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的,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这种不起诉的适用前提是案件必须经过补充侦查。这里需要指出,所谓“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并不意味着检察机关有权在起诉与否之间做出自主选择,因为证据不足属于不具备起诉条件的情况,因而不能提出起诉。

扩展资料:

法定不起诉的情形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定不起诉适用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应注意的是,被害人不服不起诉决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对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检察机关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可以作为自诉案件受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本文来自“轻颦浅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sk/49152.html

上一篇 2022-08-02 17:14:20
下一篇 2022-08-05 17:24:46

相关推荐

  • 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行为无效的七种情形)

    您好,今日小编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行政行为无效的七种情形,行政行为的概念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行政行为是享有行政权能的组织或个人运用行政权对行政相对人所作的法律行为。2、 行政行为以行政相对人是否特定为标准,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

    2023-01-04 19:03:14
    164
  • 执行程序(执行程序违法14种情形)

    您好,今日小编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执行程序违法14种情形,执行程序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十九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零一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

    2022-12-23 07:54:18
    225
  • 寻衅滋事给予处分的情形(寻衅滋事给予处分)

    酒后寻衅滋事该怎么处理? 当事人酒后寻衅滋事的,要怎么处理主要看寻衅滋事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犯罪的按寻衅滋事罪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

    2022-08-11 03:48:40
    135
  • 寻衅滋事罪情形(寻衅滋事未遂有什么情形)

    什么叫寻衅滋事罪具体包括哪些行为?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横行霸道,殴打无辜,肆意挑衅,无理取闹,起哄捣乱,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1.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四种方式:(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人出于耍威风、寻刺激等不健

    2022-07-20 10:17:11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