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小学生推广普通话征文怎么写,小学生推广普通话征文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我们地域辽阔、人口很多,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分歧。
2、方言的存在给交际带来不便,产生隔阂,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存在。
3、 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
4、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候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
5、孔夫子的出生地用现在的地理方位说就是山东人。
6、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没有什么障碍。
7、 根据历史记载,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管共同语叫做通语。
8、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这是古代的情况。
9、明清时期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清时期仍旧有方言存在,有方言就要有共同语。
10、明清时期管共同语叫官话。
11、 官话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
12、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日本人把日本语的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
13、国语这个词本来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国语当做民族共同语的名称。
14、19世纪末受日本语文生活的影响,国语这个名词也从日本传到中国,明清时期我们的共同语叫官话,清末从东瀛日本传过来一个词“国语”。
15、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
16、 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有些语言改革家提出我们学习日本,在我们也要推广国语。
17、国语这个词在民国时期得到当时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正式称呼。
18、 汉民族共同语从古至今有好几种说法,有雅言、通语、官话、民国时期的国语。
19、名称不同,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20、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走上完全新的阶段,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我们也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
21、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历史上曾经有好几个不同的名称,我们叫什么呢?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立之初,考虑到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律平等,而民国时期的国语实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语。
22、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上世纪50年代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
23、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
24、不叫国语叫什么? 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
25、普通话这个词不是上世纪50年代才发明的,在19世纪末已经有文献里面提出普通话。
26、19世纪末一直到民国时期,当时讲的普通话和上世纪50年代人民政府推行的普通话,在内容上不完全一样。
27、普通话这个词原来就是说讲不同方言的人大体上能够听懂这样一种话,特别是在五方杂处的大都市,讲不同方言的人马马虎虎能够沟通的话叫普通话。
28、 我们把这个概念拿来,又给它加上科学的内涵,把它的内容科学化,更明确。
29、这就是人民政府建立以来,直到现在我们讲的“普通话”。
30、 我们今天讲的普通话有明确的内涵,有科学的界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31、这是195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里面明确规定的。
32、从1956年到现在,普通话的含义就像我刚才介绍的那个样子。
33、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不难理解,所谓普通话就是现代的汉民族共同语。
34、显然在我们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大力推广普通话,对于我们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5、望采纳。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本文来自“四月释梦”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26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