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哪两位(悬梁刺股的两位主人公是谁)

家长勉励孩子刻苦读书,常常会讲一些故事。尤其一些经典故事,家喻户晓。这些故事都是真的吗?哪个更真实一些呢?我们研究研究。

说起用功读书的故事,最著名的应该是这几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照雪。

一、凿壁偷光不足信

凿壁偷光,说的是西汉的匡衡,后来成为丞相。古人讲故事,和我们现在一样,当然是选一些名人的逆袭最引人注目。如果邻居有光,说明还不至于太穷寒,那时点蜡烛的确是奢侈的事。鲁迅笔下的赵四老爷都不轻易点,费钱,就是这道理。邻居家的光凿个洞偷过来,说明和匡衡家仅是一墙之隔,而且还很薄,很烂,还有孔洞,否则匡衡也不会轻易给人家凿个洞出来。有这墙面,那说明邻居家境也不行。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再者,两邻居之间,院墙可以一墙之隔,家室一墙之隔的怕没有。假使可能用,那墙是谁家呢?如果是人家的,把咱家的屋顶搭在人家屋顶上怕是不允许吧。如果是两家各有墙壁,都在一处透个洞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故事归故事,也激励了人们两千年,就信以成真吗?想想可能性不大。

二、悬梁刺股不可信

悬梁说的是汉朝的孙敬,也是个人物,政治家。年少时读书,把自己的头发吊在房梁上,如果一打盹,就把自己拽醒了,接着读书。古人的头发留得长,用绳子绑上吊起来的确可以,为了不低头睡着,把长度拴得刚刚好,也可以。我们现在长辫子的女生可以试一试,应该有效,可以办。不过,那悬梁是为了读书,瞌睡成那样了,拽醒了看看能有多好的效果?打算一晚上不睡了吗?然后白天肯定也得悬着,要不白天就睡着了。这节奏,怕初中都读不完,身体就垮完了,不可信吧?

刺股,就更不能信了。原文说:“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用针,

就当针吧,应该锥比针粗的多,血流出来,流到足上,呵呵,审犯人了,不让睡觉,折磨自己,血流成那样。不过,一锥也不知能坚持多长时间,如果一晚上瞌睡两回,就刺两回,然后又是不睡觉的节奏。如果这样,还不如不读书。也许人家就是做了一回,为了写故事,后来就不刺了,可信吗?

三、囊萤映雪是否还行

逮几十只萤火虫,装在囊里,借着微光看书。首先也不知这囊是什么制的,如果是布一类的,恐怕不行,现在的手电筒也不能透多少光出来。可能是动物的某类器官,如膀胱,或鱼鳔。这个故事是东晋的,那时的书应该已不是竹简,因为纸已经发明出来了,那时是手抄的纸书。想必字也不大,那微光怕是难看得清。据说康熙曾试过这方法,说是不行,连笔画也看不清。

映雪读书的故事也是东晋的,下了雪,光线能好一些,应该勉强看得见。而且窗外雪簌簌落,窗头读读书,倒是文人喜欢的意境,应该挺有情调,觉得这个故事可以是真的。

本身故事的东西,有时候就是作者编的,故事编的好,有教育意义,就读来听听,讲给别人听听,一来二去,流传至今,至于真不真,倒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说说,其实也没打算怎样,这些故事该讲还得讲。

本文来自“心吃心”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5399.html

上一篇 2022-12-08 14:25:09
下一篇 2022-12-07 19:00:45

相关推荐

  • 探索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一生,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君主,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有“卧薪尝胆”的典故。下面菜迷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唯有鹧鸪飞。”  在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有着五位春秋霸主,他们一起被并称为“春

    2023-05-22 19:09:32
    284
  • 卧薪尝胆故事简介100字(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故事100字概括)

    卧薪尝胆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为了达到目的,刻苦努力,奋发图强。可是小朋友们知道吗,这个成语来自于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做仆人的君王 公元前 496 年是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那一年吴国出兵攻打越国,越国把吴国打败了,吴国的国王在战

    2023-04-26 09:21:49
    212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哲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全诗的意思)

    题记: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几乎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价值观。儒家是入世的哲学。在儒家看来,我们都是人生舞台上的演员,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舞台对观众负责,我们从一出生就要努力认真唱念做打,演好自

    2022-12-11 13:15:06
    219
  •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怎么读)

    廉颇和蔺相如都是大家很熟悉的人物,很小的时候就在课文中学习过。廉颇作为一名善战的将军,打起仗来十分勇猛,公元283年的时候,廉颇一举拿下阳晋,赵王十分高兴,就直接封他为上卿,可以说是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了。而蔺相如则是文人出身,打仗自然根本不是他的拿手好戏,他

    2022-12-12 18:23:53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