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谁而传下来的)

众所周知,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是寒食节,在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一位忠臣——介子推,那么这样一个以饮食习惯来命名的节日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还得从介子推和晋文公的故事开始说起。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妃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于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翟,随行贤士多人,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

最开始重耳在出逃时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经常衣衫褴褛、饥寒交迫。据史料记载,有一年在逃到卫国途中,一个叫做头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可农夫不但不给他粮食,反用土块当成饭嘲笑了他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可到后来他却忘了今日介子推对他的这份忠心。

后来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时值周室内乱,对此,介子推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介子推却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认为晋文公的成功与自己有很大关系,只有介子推认为接受这样的赏赐跟盗取别人的钱财一般,但他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除了这些跟随晋文公逃亡的大臣们,有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例如:竖头须)为了贪小便宜通过说些难听的话也来请赏,介子推因此很气愤,进而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介子推因为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他打抱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将这首诗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回介子推回来奖赏,却发现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一时间找不到介子推的住所。有小人推荐其用火攻的方式逼出介子推,于是晋文公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始终没有出现,在火烧完后,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和他母亲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在介子推的尸体前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却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好奇心驱使他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深感悔恨,于是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此后“足下”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介子推作为春秋贵族,其言行宵小之徒视之为迂腐,然而却体现了正道之义。介子推的行为并非忠君而是爱国,以后世儒家评价必为“忠君之典范”,而成为中国儒家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他的这种爱国忠君之情怀,值得后人去传承。寒食节,你了解了吗?

本文来自“软馨吖”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60191.html

上一篇 2023-02-19 06:16:02
下一篇 2023-02-19 07:43:35

相关推荐

  • 寒食节奏划分(寒食节古诗)

    您好,今日小编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寒食节古诗,寒食节奏划分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韩时前10行后10:00若相知怎如何?断句只需把两字分开。2、韩品词韩语。此文章到此结束,希望能帮到大家。

    2022-11-15 00:45:20
    219
  • 寒食节的风俗有哪些 中秋节的风俗(寒食节的风俗有哪些 简短)

    寒食节大概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在那几天中,按照古老的习俗是要“断火”吃冷食的。不过,现代人早已不遵守这个习俗了。其实这个节日从元代开始,就已经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富察敦崇的人写《京燕岁时记》说: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

    2022-12-25 00:53:09
    202
  • 寒食节的来历简介100字(寒食节的来历日记100字)

    寒食节,当代人是不专程过的。然而寒食却是中国古代极为重要的一个节日,它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古代风俗即是全城禁烟,吃冷食。诗中,唐代韩翃有首著名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的目的是写诗以借古讽今,此诗极佳

    2022-11-30 02:57:50
    295